如何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污水、糞便等方式二次傳播擴散?濟南市隔離防護點廢水是否全部納入監管?消毒劑使用是否會帶來水質污染?不要擔心,您關心的這些問題都有“濟南答案”。
【周密防控】出臺山東首個隔離點“護水方案”
與時間賽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定是一場“硬仗”。在這個沒有假期的春節,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處長李計珍和同事們把工作會議搬上了微信,手機時刻不離手,電話接不停。
2月5日22:18,李計珍在微信工作群里說,“所有隔離防護點廢水只要不進污水處理廠的一律要求更換隔離防護點,否則外排廢水要做到當時產生立即處理,要做好防護措施嚴禁污水外排造成二次污染。”他同時表達了擔憂,“南部山區和新舊動能先行區如果說不明白廢水去向,建議他們立即調整到可進入城市管網的隔離防護點”。每天開會到凌晨一兩點,成了市生態環境局的常態。
同日,市生態環境局、市城管局連夜擬定《濟南市隔離觀察點污水處置工作方案》《關于疫情防控期間安全處置定點醫療機構、隔離觀察點生活垃圾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初稿。
2月6日,濟南市生態環境局、市衛健委、市城管局、市城鄉水務局聯合召開專家咨詢會,研究部署全市隔離觀察點污水及垃圾處置工作。根據專家意見完善后,《方案》第一時間以市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名義印發。
這個“加急版”的“護水方案”成為山東省第一個隔離觀察點污水處理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了科學有效的思路和切實可行的措施,適應當前形勢。”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教授級高工王全勇說,工作方案同時為濟南市科學、規范、有效地開展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支撐。
【動態調度】隔離點污水處置形成每日調度機制
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截至目前,濟南市定點醫院共7家,接收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和疑似病人,外排污水經配套污水處理站初步消毒后,排入市政管網,最終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
目前,濟南市共有35個隔離觀察點,隔離湖北來濟和密切接觸人員。有29個隔離觀察點污水先進入化糞池或者應急池進行初步消毒,然后將污水排入市政管網,最終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有6個隔離觀察點污水先進入化糞池或者應急池進行儲存消毒,然后經指定單位定期進行污水轉運至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
以上數據均在動態變化,市生態環境局已對區縣實施日調度機制,每日填報調度清單。
【專家問診】精準幫扶,打通防控“最后一公里”
面對狡猾的“敵人”,這場戰“疫”少不了科學技術力量的支撐。濟南市生態環境局請來專家團隊,共同趕赴戰“疫”一線,對隔離點污水處理工作開展手把手、一對一的幫扶,切實打通方案落實的“最后一公里”。
2月9日上午,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專家赴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對隔離點污水處理工作開展專項幫扶,科學指導區縣做好病毒防控工作。“隔離點地方狹小,缺少專業人員,我們建議因地制宜建設隔離設施,對污水進行科學處置,同時對工作人員培訓,加強防護。”王全勇參與了此次現場幫扶行動,在污水消毒處理設施設計安裝方面進行了現場指導、答疑解惑。
此前,李計珍在內部工作群里發出的疑問也及時得到解決。據悉,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確定隔離點為大橋賓館,目前沒有人員入住。該賓館無污水處理設施和市政管網,專家估算人員入住時每天最高水量不超過5噸,建議將污水消毒后用罐車抽運送至天橋區新材料產業園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目前,2月10日,專家團隊出具設計方案,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按照方案立即組織實施。
“疫情期間,市生態環境局將以科學技術助力監督監管,繼續組織相關專家提供技術支持,確保隔離防護點廢水排放監管工作落到實處、見到成效。”李計珍說。
在全省率先發布隔離觀察點污水處置工作方案、專家團隊親臨現場幫扶,濟南的迅速行動、主動擔當引起周邊城市的關注。《方案》印發以來,已有聊城、濟寧、德州、淄博等多個城市進行專題學習并將其作為當地做好隔離防護點廢水排放工作的依據。
【直擊一線】環境監管24小時“不打烊”
切斷二次污染源,環境監管是關鍵。“針對污水處理站,重點檢查污水處理設施及在線監測、消毒設備運轉情況,督促企業正常運行,穩定達標。針對隔離點,2月7日晚市疫情防治指揮部發布了文件,各分局紛紛開展行動,重點檢查污水消毒情況。”李計珍說,目前市環境執法支隊每天對醫院污水處理站及城鎮污水處理廠開展檢查,各單位高度重視,總體情況良好。
據了解,疫情期間,市生態環境局強化監管執法,市執法支隊、各分局節日期間實行領導帶班制度和24小時值班制度,每天由值班領導帶隊對轄區內污水排放開展現場環境監管,重點檢查定點醫院污水處理設施、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消毒及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情況,嚴格保障全市醫療污水、城鎮污水及隔離觀察點污水的全面管控。
2月以來,市環境執法支隊執法人員每天對定點醫院如濟南市中心醫院、歷下區人民醫院醫療廢物處置和醫療廢水處理情況開展檢查,對各大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并提出指導意見;各區縣分局也分別進行了現場檢查。
2月3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安德帶隊來到山東省立醫院東院區、濟南市中心醫院督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水、廢物處置工作。
2月7日,市紀委駐市生態環境局紀檢組組長王瑞云和市生態環境局副巡視員解玉忠帶隊,開展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處理督查專項行動,查看長清區人民醫院、濟南西區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處理環節運行及消毒措施等情況,督促企業疫情期間嚴格落實各項規定,強化殺菌消毒,確保出水達標。
【相關鏈接】消毒劑使用是否會帶來次生污染?
“起到消毒作用的,一般都是氧化性很強的物質,在水中不穩定,很容易分解。比如次氯酸鈉、過氧化氫鉀,在水中消解很快,生成少量無機鹽和水,不會帶來水污染。”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處長李計珍說。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教授級高工王全勇對此也表示認同:對廢水國家要求做兩次消毒,包括前消毒和后消毒。如果隔離點下游沒有污水處理廠,要將水經過消毒后用罐車拉到污水處理廠消毒處理,達標后排放;如果有污水處理廠,那市民可以更加放心。“消毒劑的使用量要按照國家標準來添加,消毒劑分解很快,殺菌過程中本身也有損耗,可以放心使用。”
王全勇建議,居民家中馬桶水箱里邊也可以放置消毒片,不僅對馬桶消毒,還可以對管道消毒,防止病毒在管道間串聯傳播。此外,地漏加消毒液的水灌一下,也可以起到防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