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暑假,留守兒童再次有了學堂。濟南市濟陽縣太平街道馮井管區東三教村一位鄉村振興專員創辦公益學堂,讓四十多名留守兒童有了學習的教室。濟南樂助公益前往現場看望留守兒童,給他們帶去了書籍、水杯、笛子和愛心善款。
8月4日上午7點多,濟南樂助服務中心發起人張傳寶和妻子李祝霞女兒張嫣然張悠然、濟南樂助公益服務中心秘書長郭傳京、濟陽好青年徐老師、延邊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研究生李瑤瑤共同前往公益學堂看望留守兒童。他們帶著精彩的節目,愛心物資和善款來到太平街道鄉村振興學堂進行勵志演講和節目表演活動。現場學堂一共有45個孩子(年齡6-14歲左右),父母多數在外地打工。

此次活動公益由學堂創辦人濟陽縣太平街道馮井管區鄉村振興專員李濤主持,現場公益學堂志愿者、家長代表及殘疾人士一起參加。在這次看望留守兒童活動中張傳寶介紹此次活動目的,主要對留守兒童進行演講《我的夢想》,給留守兒童表演吹笛節目。郭傳京給孩子們發送樂助公益帶去的60多個水杯、50多本書籍和25個笛子及60多件志愿者馬甲。李瑤瑤給留守兒童分享學習經驗,告訴孩子們如何有效的學習,鼓勵這些留守兒童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張嫣然給留守兒童現場彈奏古箏曲《漁舟唱晚》、《無羈》、《豐收鑼鼓》等節目,徐老師給留守兒童現場捐助500元。愛心人士中華醫道傳承人王慶輝老師委托了樂助公益組織向公益學堂捐贈200元囑咐給孩子買禮物和成立圖書室。為表達感謝感激之情學堂留守兒童也現場表演《你笑起來真好看》合唱,將活動推向高潮。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由于疫情原因一直沒有開學去學校,平常在家一直上網課,正好現在放暑假了,我想利用這暑假時間去做些公益活動,所以報名參加濟南樂助公益服務中心組織的去看望留守兒童,這次活動很開心,感覺做的這些事情很有意義,以后只要有時間都會積極參與。”延邊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研究生李瑤瑤說。

“從14年開始就創辦公益學堂,至今已經六年了,樂助公益組織從17年寶哥帶著團隊每年都會來1次,看望公益學堂的留守兒童,給他們帶來物資和愛心善款的捐助及節目表演,寶哥和嫂子李祝霞都是殘疾人,生活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很困難了,但是一直堅持做公益,真的是特別感動。現在農村很多孩子的家長都在外打工,我想把這個學堂辦下去,讓孩子們放學之后有一個集中學習的地方,接下來我還計劃建一個流動書屋,讓村里的大人和孩子有一個看書的地方,讀書是農村孩子增長見識最有效的途徑,現在正在到處籌集圖書,希望建一個高質量的流動書屋”李濤說。據了解公益學堂暑假班7月12日開課,計劃8月15日結課。課程結束之后,李濤還計劃將四點半課堂也做起來,讓農村的孩子在學習的路上也不會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