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一產婦在市婦幼保健院做例行產檢,沒想到胎兒突遇險情,醫護聯手終將她從鬼門關奪了回來。一直跪在病床上參與搶救的女醫生李嬋娟告訴記者,從險情出現到胎兒出生只有短短7分鐘,“產科、手術室、麻醉科、新生兒科等多科醫護人員的團隊合作,才贏得了這場與死神賽跑的戰斗。”
當天下午2點22分,市婦幼保健院5樓產科門診像往常一樣忙而有序。孕34+6周的洪女士1周前檢查時發現羊水偏少,當天按醫囑再次來檢查。聽胎心時,副主任醫師李嬋娟心頭一緊,原來當時胎兒心跳僅為80—90次/分,而正常標準是120—160次/分。此時,孕婦羊水少并出現宮縮,李嬋娟立即呼叫護士拿氧氣袋、推床。她飛快地戴上無菌手套、跪上病床,將手伸入產道,上托胎頭,以減輕胎兒臍帶受壓。醫護人員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緊密配合。吸氧后,監測胎心連續20秒仍未恢復。
如不進行手術,隨時都有胎死腹中的風險。李嬋娟當機立斷:“送手術室緊急剖宮產!”同時手一直維持著上托動作,“快!繼續監聽胎心,搖高床尾,給氧,通知各科室。”醫務人員迅速打開急救綠色通道,一切都迅速而有條不紊地進行。李嬋娟一直保持著跪姿,進行生命的“托舉”。
下午2點24分,孕婦被護送進入手術室。術中發現,產婦的羊水僅有50毫升,臍帶先露才致使胎兒心率異常。在醫護人員緊密配合、全力搶救下,產婦于下午2點29分,順利剖宮產出一名1.89公斤的女嬰。據了解,目前新生兒的各項生命體征恢復平穩,一切指標正常,母女平安。
李嬋娟介紹,“即刻剖宮產”手術被稱為“黃金5分鐘”搶救,主要針對在分娩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緊急情況,比如子宮破裂、胎兒臍帶脫垂、前置胎盤等短期內危及胎兒生命的意外事件。
據介紹,全面兩孩政策放開后,市婦幼保健院高齡產婦、高危產婦占比均有上升。2017年上半年,醫院接診的高齡產婦(大于等于35歲)占比為15.32%,同比上漲4.76%;高危產婦占比為63.12%,同比上漲5.12%。2017年,107位孕婦在院進行即刻剖宮產手術。李嬋娟提醒,應急預案只是將搶救的關口前移,準媽媽們應在備孕期就開始進行綜合評估,懷孕之后一定要堅持定期、規范的產檢,以減少母嬰危情的發生,也能夠讓醫院“打有準備之仗”。
“即刻剖宮產”手術被稱為“黃金5分鐘”搶救,針對在分娩過程中有可能遇到的緊急情況,比如子宮破裂、胎兒臍帶脫垂、前置胎盤等短期內危及胎兒生命的意外事件。據統計,“二孩”政策放開后,南京市婦幼保健院高齡產婦、高危產婦占比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漲。2017年上半年,醫院接診的高齡產婦(大于等于35歲)占比為15.32%,同比上漲4.76%;高危產婦占比為63.12%,同比上漲5.12%。2017年至今,107位孕婦在院進行即刻剖宮產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