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聆聽會長介紹學校的光輝歷史
2018年4月6日,清明時節,山東省沂南縣沂蒙兵媽媽擁軍協會,組織會員,前往岸堤鎮山東抗日軍政干部學校舊址,進行愛國愛黨思想教育學習。號召大家不忘初心,銘記歷史,向為新中國的成立而付出終身的革命老前輩們學習。
沂蒙兵媽媽擁軍協會會長李光芹,向會員們講述山東抗日軍政干部學校的歷史和發展現狀
沂南岸堤,曾是中共蘇魯豫皖邊區、中共山東省委、中共山東省委黨校駐地,被譽為山東的“小延安”。新中國成立后,當地政府在山東抗日軍政干部學校舊址先后興辦了岸堤完小、岸堤聯中、岸堤中心小學,成為成千上萬的岸堤人的共同的母校。同時,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數以千計的參觀者。
2008年,中共山東省委黨校慶祝建校70周年之際,在《大眾日報》刊登岸堤干校時的歷史圖片,再次明確前身為駐岸堤的蘇魯豫皖邊區黨校、山東抗日軍政干部學校。
山東抗日軍政干部學校舊址,位于臨沂市沂南縣岸堤鎮。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創立了抗日軍政干部學校,1938年8月,從第二期開始隨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駐岸堤辦學。山東抗日軍政干部學校(史稱“岸堤干校”),是山東大地上土生土長的“抗大”式的干部學校,先后分五批培養了3000多名學員,培養了大量的政治、軍事、民運、財政等方面的干部,為山東乃至華北的敵后抗日根據地輸送了大批的革命干部,成為開辟根據地、建立革命政權、組織抗日武裝的有生力量。從此,“岸堤干校”名揚四海,譽滿蘇魯豫皖邊區;岸堤,這個偏僻的山區小鎮也隨著干校一起聲名遠播。1940年3月孫祖戰斗結束后,隨著抗大一分校在山東安營扎寨,岸堤干校并入抗大一分校,編為其第五大隊,開始了新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