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簡稱“中選委”)當地時間19日凌晨公布了對俄總統選舉95%的選票的統計結果,現任總統普京以76.56%的得票率遙遙領先其他候選人,實際上已贏得本屆總統選舉。
普京在莫斯科紅場附近對參加慶祝活動的民眾表示感謝。“今天俄羅斯所有選民都屬于同一個團隊——全俄國家隊。重要的是讓我們保持團結、共同前進,”他說,“俄羅斯將努力應對所有挑戰,解決國家所面臨的各類問題。”
隨后,在其競選總部舉行的記者會上,普京對各國記者表示,俄羅斯愿與世界各大洲的國家積極發展關系并由此開啟解決國際問題的新進程。
普京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再次熱烈祝賀習近平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普京說,中國是俄羅斯的戰略伙伴,俄羅斯非常珍視對華關系并將擴大與中國的合作。“俄中關系正處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俄羅斯將盡一切努力擴大與中國的合作,包括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雙方的利益在這方面是一致的,可以開展許多具體合作”。
俄羅斯18日舉行總統選舉,共有8名候選人參選,選民投票率約為67%。根據俄總統選舉法,在投票中獲得50%以上選票的候選人當選總統。俄中選委將在投票結束后10日內確認此次選舉結果,并在確認后3日內正式公布。在中選委確認選舉結果后,普京將第四次當選俄總統。
為確保此次總統選舉公正透明,俄邀請了80多個國家和14個國際組織的1000多名國際觀察員監督投票。俄中選委表示,俄境內所有投票站在此次選舉期間未發生嚴重違規事件。
今年將滿66歲的普京曾在蘇聯國家安全機構工作。1999年12月31日,普京任俄羅斯代總統,2000年3月當選俄總統,2004年3月再次當選。2008年5月,普京被時任總統梅德韋杰夫任命為總理。2012年3月普京再次當選俄總統并任職至今。(據新華社電 記者欒海魏良磊)
習近平向俄羅斯當選總統普京致賀電
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 3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俄羅斯當選總統普京致賀電。
習近平在賀電中指出,近年來,俄羅斯人民團結一心,在強國復興發展道路上堅定前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建設性作用。相信俄羅斯一定能不斷創造國家發展新的輝煌。當前,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水平,為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了典范。中方愿同俄方一道努力,不斷推動中俄關系在高水平上邁上新臺階,助力兩國各自發展,促進地區及世界和平安寧。
【天下人物普京:“強大的總統,強大的俄羅斯”
俄羅斯于18日舉行總統大選。現任總統普京支持率遙遙領先。
在俄民眾心目中,普京代表穩定、力量和秩序;在西方眼中,他是“地緣政治學巨人”,也是“謎中之謎”。普京則將自己稱為“俄羅斯人民臨時任命的管理人”。
俄羅斯的發展道路打上了深深的普京烙印。“強大的總統,強大的俄羅斯”——普京這句競選口號,充滿對國家和民族的使命感。
“扎根傳統價值觀的務實保守主義”
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主席沃洛金曾說過,沒有普京,就沒有現在的俄羅斯。
3月1日,普京發表本屆總統任期內最后一次國情咨文,后半部分著力介紹俄最新研制的武器。
俄主流輿論認為,普京給俄羅斯帶來了大國尊嚴與榮耀。俄民調顯示,普京本屆任期內在克里米亞危機和敘利亞問題上的表現,得到民眾支持。
18年前,時任代總統的普京在千禧年來臨之際一度憂心忡忡,因為“俄羅斯正處于數百年來最困難時期,面臨淪為二流甚至三流國家的危險”。
2012年,即將重返克里姆林宮的普京信心滿滿,因為“俄羅斯結束了‘后蘇聯時期’,面臨發展新階段”。彼時的普京,已帶領民眾終結了蘇聯解體造成的動蕩無序,確立了俄羅斯自己的發展道路;彼時的俄羅斯,經歷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期,又因金融危機等沖擊暴露各種短板,社會思潮激蕩。
在俄羅斯傳統價值觀和西方自由主義價值觀之間、在獨立自主的大國地位與西方主導的國際體系之間,俄羅斯何去何從?普京的答案是“俄羅斯需要扎根本國傳統價值觀的務實保守主義”。
普京提倡的保守主義以國家主權、獨立和民族獨特性為核心要素。分析人士指出,這一訴求符合俄發展現狀,契合了俄民眾追求穩定和秩序的心理,滿足了民眾的大國情結,同時也與以東正教為核心的俄羅斯歷史文化一脈相承。
“俄羅斯是強國,誰都不喜歡競爭者”
4年前的這一天,普京與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的代表簽署入俄協議。這是普京的高光時刻。
協議簽署前,普京發表了一篇堪稱戰斗檄文的講話,批評西方在前南斯拉夫、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等地推行的強權政治,宣告了俄羅斯與西方的決裂。
與西方的恩怨,構成了普京執政生涯最富戲劇性的腳本之一。
2000年,普京首次就任總統。翌年,美國遭遇“9·11”恐怖襲擊,普京與美國小布什政府展開密切合作。小布什曾留下“我看到了普京的靈魂”這樣的溢美之詞。
“俄羅斯正在重返世界文明的大家庭,”普京在2002年北約特別峰會上說。然而,5年后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普京嚴厲抨擊美國及其盟友,警告“新的鐵幕正降臨在歐洲大地”。
這5年間,西方在歐洲,特別是在俄傳統勢力范圍推動北約東擴、反導計劃和“顏色革命”,對俄國內政治指責不斷,觸碰了俄國家利益底線,也讓普京認識到西方對俄偏見之深。
2012年重返克里姆林宮后,普京集中精力實施歐亞一體化戰略,這是普京對西方擠壓蠶食俄戰略空間的回擊,也是俄依托歐亞大陸打造的強國戰略。但這一戰略被西方指為企圖“復辟蘇聯”。
2013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普京的歐亞戰略遭遇重挫。隨后發生的克里米亞危機以及烏克蘭東部沖突徹底打擊了俄與西方關系的基礎。
特朗普上臺后,受“通俄門”事件等影響,俄羅斯與西方的對抗加劇,普京被西方進一步妖魔化。今年1月,特朗普政府在首份《國防戰略》報告中,更是將俄列入美國戰略競爭的“主要對手”。
在新近播出的俄羅斯紀錄片《2018國際秩序》中,普京說,俄與西方關系緊張的根源是后者一直試圖遏制和削弱俄羅斯,“俄羅斯是強國,誰都不喜歡競爭者”。
“我對中國有特殊感情”
“我對中國有特殊感情。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有著偉大的文化。”普京在索契冬奧會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普京喜歡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功夫。2006年3月,普京在訪華期間拜訪河南嵩山少林寺。在方丈室前的空地上,普京觀看了少林寺武僧的精彩表演。其間,身為柔道高手的他走進表演隊伍,把一個8歲小和尚拋向空中,然后讓他穩穩地坐在自己的肩上。
近6年,普京多次訪問中國,包括國事訪問以及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G20杭州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等。在兩國元首的引領下,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穩如泰山,成為大國關系的典范。
普京在多個場合盛贊俄中關系,特別是兩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相互支持。他表示,中俄在國際舞臺上進行協作是“國際事務中的穩定因素”。
普京對中國的發展也十分關注。他曾表示,中共十九大報告證明,中國在加速奔向未來;俄將參考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期發展目標,推進兩國發展戰略對接。(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