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則進一步明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此外,會議還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從容建設,不追求速度,更不能刮風搞運動。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對中新網記者表示,這是中央首次明確鄉村振興戰略的“三步走”時間表,意義重大。
他指出,鄉村振興要規劃先行,一張藍圖干到底。“不能刮風搞運動”更是給各級領導干部套上了“緊箍咒”,打了“預防針”,警示鄉村振興要因地制宜,穩扎穩打,不能急于求成,大干快上。
資料圖:畢節市大方縣六龍鎮農村公路,帶動新農村及產業園發展。 張祥兵 攝
首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會議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會議強調,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一是必須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二是必須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三是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四是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五是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六是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七是必須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