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商務部和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稱,自8月15日起,全面禁止自朝鮮進口煤、鐵、鐵礦石、鉛、鉛礦石、水海產品。對于在公告執行之日前已運抵我口岸的上述貨物,可予以放行。自9月5日零時起,不再辦理進口手續(包括海關已接受申報但尚未辦理放行手續的貨物)。此后,進境的上述產品一律按禁止進口貨物處理。
上述措施不適用于出口國根據可信情報證實非朝鮮原產且經由朝鮮羅津港(Rason)轉口的煤,但出口國須事先通報聯合國安理會根據第1718號決議設立的委員會。經羅津港進口非朝鮮原產煤炭的中國企業須持出口國向聯合國安理會根據第1718號決議設立的委員會通報材料辦理通關手續。
關于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2371號決議的公告全文如下:
為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2371號決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現對涉及朝鮮進出口貿易的部分產品采取下列管理措施:
一、自公告執行之日起,全面禁止自朝鮮進口煤、鐵、鐵礦石、鉛、鉛礦石、水海產品。對于在公告執行之日前已運抵我口岸的上述貨物,可予以放行。自9月5日零時起,不再辦理進口手續(包括海關已接受申報但尚未辦理放行手續的貨物)。此后,進境的上述產品一律按禁止進口貨物處理。
二、上述措施不適用于出口國根據可信情報證實非朝鮮原產且經由朝鮮羅津港(Rason)轉口的煤,但出口國須事先通報聯合國安理會根據第1718號決議設立的委員會。經羅津港進口非朝鮮原產煤炭的中國企業須持出口國向聯合國安理會根據第1718號決議設立的委員會通報材料辦理通關手續。
三、有關禁運產品詳情見附件。本公告自2017年8月15日起執行。
最嚴制裁!聯合國安理會2371號制裁朝鮮決議
針對朝鮮近期的射導行為,當地時間8月5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美國起草的第2371號決議,決定對朝鮮實施制裁,禁止朝鮮出口礦產和海產品,并禁止各國與朝鮮設合資企業等。決議同時強調了維護朝鮮半島和整個東北亞地區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承諾以和平、外交、政治方式解決朝鮮半島問題,呼吁恢復六方會談。
這份新決議案從多個方面對朝鮮實施嚴厲制裁,包括:
禁止朝鮮出口煤、鐵、鉛和海產品。比照往年數據,此項禁令將讓朝鮮出口收入減少10億美元以上,占其年出口總量的1/3。
禁止其他國家雇用新的朝鮮勞工。
禁止他國向現有與朝鮮合資項目中追加資金,禁止與朝鮮進行新的聯合投資項目。
將9名朝鮮個人列入聯合國制裁名單,禁止他們旅行,并凍結其海外資產。同時被制裁的還有朝鮮的兩個公司和兩家銀行。
決議要求安理會監督制裁執行情況,并防止朝鮮進口軍民兩用物資。決議賦予安理會權力,禁止任何違反制裁的船只訪問全球所有港口。決議還要求國際刑警組織幫助監督執行對被列入黑名單的朝鮮人員的旅行禁令。
針對此次決議,外交部長王毅在接受央視記者訪問時表示,決議旨在更有效阻遏朝鮮核導開發進程,同時呼吁重啟六方會談。中方仍希望各方認真考慮和接受雙暫停倡議。
外交部長王毅對此表示,作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我們在過程當中,本著客觀和公正的立場,發揮了負責任和建設性的作用。
這個新的決議,有兩方面的內容:首先,它是針對朝鮮違反安理會的決定、不斷的射導的這種行為做出了必要的反應。這種必要反應的目的,是為了更加有效地阻遏朝鮮的核導開發的進程;同時另一方面,這個決議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呼吁要重啟六方會談,強調要用外交和政治的手段,以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半島的核問題,特別是要避免局勢進一步的緊張和升級。
對朝鮮有何影響?朝鮮每年出口額減少三分之一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上周六(8月5日)一致通過,鑒于朝鮮7月進行的兩次洲際彈道導彈試射,決定對該國實施新的制裁,可能使其每年30億美元的出口收入銳減三分之一。
近日,美國起草的聯合國安理會(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決議,旨在通過禁止朝鮮煤炭、鐵礦石、鐵礦石、鉛、鉛礦石和海產品的貿易,來削減朝鮮每年30億美元的出口收入。該決議還禁止各國增加朝鮮海外勞工數量,禁止與朝鮮開設新的合資企業,以及對現有合資企業進行新的投資。
不止中美,歐盟委員會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涉朝鮮的第2371號決議,10日決定擴大對朝鮮制裁的力度,在其制裁“黑名單”中新增9名自然人及包括國有銀行在內的四個實體單位。
歐盟的制裁“黑名單”主要作用在于限制相關自然人出入歐盟境內,凍結相關自然人及實體在歐盟境內的資產。目前,根據聯合國的決議,已有62名自然人、50個實體單位被列入了“黑名單”。此外,歐盟還自主增加了41名自然人和7個實體單位。
美國起草的決議案禁止朝鮮出口煤炭、鐵、鐵礦石、鉛、鉛礦石和海產品。該決議還禁止各國增加朝鮮海外勞工數量,禁止與朝鮮開設新的合資企業,以及對現有合資企業進行新的投資。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利(Nikki Haley)表示,“朝鮮領導人為持續發展核導而付出的代價將是失去三分之一的出口和外匯收入,這是一代人以來對任何國家施以的最嚴厲制裁。”
海關總署:3月份以來自朝鮮月度進口值連續四月大幅下降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7年7月13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介紹2017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并答記者問。
黃頌平表示,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對朝鮮進出口總值為25.5億美元,同比增長10.5%,其中出口16.7億美元,增長29.1%,進口8.8億美元,下降13.2%。對于中朝貿易增長的情況,應該客觀看待。
黃頌平: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對朝鮮進出口總值為25.5億美元,同比增長10.5%,其中出口16.7億美元,增長29.1%,進口8.8億美元,下降13.2%。對于中朝貿易增長的情況,應該客觀看待。
首先,單純的累計數據增長不能夠作為質疑中國執行安理會決議嚴肅態度的依據。月度數據更能反映出對朝貿易變化過程,今年3月份以來,我國自朝鮮月度進口值連續四個月大幅下降,按美元計價,3月份同比下降36.5%,4月份下降41.6%,5月份下降31.6%,6月份下降28.9%。
其次,安理會圍繞朝鮮核導活動的制裁并非全面禁運,與朝鮮民生有關的貿易,特別是體現人道主義原則的貿易活動不應受到制裁的影響。
作為鄰國,中朝之間保持著正常的經貿往來,上半年中朝貿易增長主要是受出口拉動,在禁運清單范圍之外的紡織品等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是拉動對朝出口增長的主要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