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ydtpl"><meter id="ydtpl"><bdo id="ydtpl"></bdo></meter></label>
    <label id="ydtpl"><meter id="ydtpl"></meter></label><span id="ydtpl"><optgroup id="ydtpl"><xmp id="ydtpl"></xmp></optgroup></span>

      1. <li id="ydtpl"><mark id="ydtpl"><strong id="ydtpl"></strong></mark></li>

        <thead id="ydtpl"><optgroup id="ydtpl"></optgroup></thea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社會 > 滾動新聞
        投稿

        圖說:就是他們偷了我們的信息!隱私換便利你愿意嗎

        2018-05-11 22:15:10 來源:新京報 作者:汪詠欣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去年年底,“手機百度”、“百度瀏覽器”兩款手機App被曝出監聽用戶電話、讀取手機短信以及通訊錄的丑聞。今年年初,支付寶“年度個人賬單”被紛紛刷屏,有法律界人士指出,用戶在進入賬單時,“被同意”了一份《芝麻服務協議》,協議規定服務方可以直接從“合法保存用戶信息的第三方處”收集和處理所有用戶信息,并且在不需要用戶二次授權的情況下與別的機構共享。

        5月1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正式實施,對網絡運營者關于公民個人信息的收集、處理,特別是個人敏感信息,作出了新的規定。

        社交平臺、支付類平臺、外賣App、出行導航軟件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們一邊提供便利服務,一邊收集我們的各種信息,描繪一幅幅精準的“用戶畫像”。互聯網時代,哪些個人信息處于幾乎“透明”的狀態?我們的“隱私”又被哪些平臺所掌握呢?

        誰掌握了我們的隱私

        根據調查,我們平均每個人的手機安裝了超過50個App,而這些App收集的用戶數據主要包括五大類——個人身份信息、網絡身份識別信息、位置信息、日志信息、以及手機通訊錄、相冊等其他信息。

        不同App提供的服務不同,需要獲取的用戶信息也不同。但DCCI發布的《2016年中國Android手機隱私安全報告》顯示,各行業App“越界”獲取用戶隱私的行為增長明顯。有13%的手機應用提供的服務與用戶的位置信息無關,但卻掌握著用戶的行蹤。還有8%的App能夠越界“操控”用戶的麥克風或攝像頭,可對用戶的生活進行監聽或監視。

        此外,各平臺上的“第三方”軟件針對用戶數據的訪問權限也讓公民的個人隱私越來越“透明化”。 根據衛報的報道,Facebook用戶數據泄露案件中,一開始只有8000萬名用戶參與了第三方軟件發起的問卷調查,但由于第三方通過《用戶使用協議》獲取了用戶所有Facebook“好友”數據的訪問權限,最終8000萬份數據發酵成了2.3億,而多出來的1.5億用戶中,大多數都沒有聽說過這份問卷調查。

        隱私到底是怎么被泄露的

        系統漏洞導致的黑客入侵是目前許多數據泄露的源頭。據外媒報道,2015年,美國婚外情網站Ashley Madison被黑客入侵,3700萬用戶的郵箱地址、電話、交易信息等遭到曝光,一名神學院教授、牧師和一名警察在看到自己的曝光信息后自殺身亡。

        除了黑客的攻擊,數量不斷增長的各類手機病毒也讓越來越多的用戶“在劫難逃”。根據企鵝智酷的數據,2016年手機中毒的用戶數量達到5億人。這些手機病毒有22.5%來自電子市場,還有11%的手機用戶是通過掃描二維碼“中毒”。很多人“見碼就掃”,而一旦掃到攜帶木馬病毒的二維碼,手機會立刻感染,手機里的所有信息,包括短信、相冊、銀行卡支付信息等被瞬間盜走。

        在用戶個人信息被泄露這件事上,各平臺似乎無法“甩鍋”。日前,美團、餓了么、百度外賣等多家外賣平臺的客戶訂餐信息被泄露。在“電話銷售群”里,一萬條包含用戶姓名、聯系方式、地址等個人信息售價僅800元,還能“實時更新”。

        “用戶訂單信息涉及多個環節,商家和騎手會有用戶信息,且不包括送錯餐以及訂餐小票弄丟等干擾因素,”有平臺解釋道。但非法出售用戶數據、或由于管理松懈,員工私自倒賣數據、侵害用戶個人隱私的情況屢見不鮮。

        根據媒體報道,去年,家住北京東城區的一位張女士因為給了外賣小哥一個“差評”,結果對方將張女士的個人信息張貼在男廁所,并附上“我是小姐”的字條,導致張女士收到多個騷擾電話和“上門”威脅。

        用個人信息交換便利服務 你愿意嗎?

        2016年“徐玉玉案”中, 犯罪嫌疑人違法獲取了5萬多條高考考生的信息,然后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員,以發放助學金的名義對高考錄取生實施詐騙。已被南京郵電大學錄取的徐玉玉在被騙9900元學費后,突發休克,最后死亡。

        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6》,我們平均每人每周收到垃圾郵件18.9封、垃圾短信20.6條、騷擾電話21.3個,而因此遭到詐騙導致的人均經濟損失為133元,其中有9%的用戶經濟損失超過1000元。

        電話號碼、姓名/性別/年齡、家庭住址、職業和單位、身份證號以及教育背景是調查顯示最易泄露的公民個人信息。根據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個人信息保護情況調研》的問卷調查,參與調研的104萬余名互聯網用戶中,超過80%表示自己接到過“騷擾電話”,并且對方“來電就知道自己的姓名、單位等個人信息。”

        絕大部分的調研者認為個人信息泄露問題已達到嚴重、甚至非常嚴重的程度,但超過一半的人又表示“愿意提供個人信息”以獲得“更便利的服務享受”。

        DCCI互聯網中心建議,在安裝手機應用時,先禁止獲取重要的隱私權限,需要時再開啟授權。此外,從正規渠道下載軟件、不接入安全性未知或陌生的WiFi網絡、不輕易打開網址鏈接和掃描二維碼也能預防個人信息的泄露。日常生活中,使用證件復印件時要注明用途,快遞外包裝在扔掉之前也要銷毀帶有個人聯系方式和住址的信息部分。

         

         

        責任編輯: 孫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99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女人18毛片特级一级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对白|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国语的|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china成人快色|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 igao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色婷婷欧美在线播放内射| 国产aaa毛片| 纸画皮电影免费观看|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美国美女一级毛片免费全| 午夜看片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管家婆有哪些版本| 全彩漫画口工令人垂延三尺| 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伊人久久综合谁合综合久久| 欧美国产日韩1区俺去了| 亚洲欧洲日本天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