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病假,看似是件小事。然而,不少醫院里出現的大量“代開病假條”小廣告,似乎又說明一個問題,灰色市場的存在必定少不了灰色利益。“代開病假條”背后有哪些秘密?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代開病假條”廣告多
在北京市朝陽區某三甲醫院門診樓廁所里,記者發現,僅一扇門上就有近100個“開假條”廣告。
紅色、藍色、黑色、紫色水性筆在廁所隔斷和門上寫下手機號碼,大部分在手機號碼旁簡單寫有“假條”“開假條”“開病假條”字樣。
有兩個通過模板“刷”上去的手機號碼,引起記者注意。號碼旁的文字內容很多,分別寫著“代開病歷假條、發票、住院病歷全套手續”“代開病例、病假條、住院全套手續、門診票、孕檢證、血檢、尿檢、全身平掃等報告單,機打發票”。
隨后,記者在北京市東城區、大興區亦莊開發區兩家三甲醫院進行調查發現,“代開病假條”小廣告情況幾乎雷同。
為何要代開“病假條”
“代開病假條”小廣告為何如此鋪天蓋地?
記者調查發現,“代開病假條”之所以有市場,一方面在于醫生不會隨意出具病假條,一方面在于病假條用途多。
在北京市某三甲醫院兒科實習的“準醫生”董琳說,醫生出具“病休證明”的權限是,最多給患者開全休一個月的證明。“真生病了需要休息,醫生肯定會給開。沒必要開病休證明的,醫生不會隨意出具。”董琳說,“追究起來,醫生會有責任的。”
在北京市某二甲醫院工作的醫生陳曦告訴記者,醫院的單據中沒有單獨的“病假條”。所謂的病假條,包括在病歷和診斷證明書中。診斷證明書的形式是單獨一張紙,各個醫院的診斷證明“長得”不太一樣,醫院之間也沒有統一的要求或格式。
“我聽醫生說,現在有些上班族想請假出去玩,也會去醫院開假條。”董琳說。
想出去玩,完全可以請假,為何要開病假條?北京市民徐偉煒在亦莊開發區一家合資企業工作,他告訴記者,他所在公司病假和事假有所區別。請病假不影響全勤獎,而請事假全勤獎就沒有了。
記者調查發現,病假條除了對應是否能拿全勤獎等,還涉及到勞動者一系列勞動權益。北京律師劉和義告訴記者,按照法律規定,勞動者患病且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用人單位不能解除勞動合同;同時各地都對勞動者病假期間的工資、保險和公積金等待遇方面有相關規定。女職工孕期、產期、哺乳期休假都受到特殊保護。
病假條還有別的用處。劉和義向記者出示了一張手寫的病假條。前些天,他患重感冒到醫院就診,醫生建議全休3天。因為感冒耽誤了出差行程,劉和義辦理機票退票手續時發現,“3000多元的機票,本來應該扣500多元手續費,把病假條拍照傳給訂票網站就不扣錢了。”劉和義說。
代開的病假條與醫院出具的病假條有何區別,能糊弄過去嗎?
寫有休假建議的診斷證明需要醫生簽字,還要有醫院相關部門蓋章,不同的醫院有不同的規定。在董琳和陳曦所在的醫院,蓋章的部門都是門診辦公室。
那么,“代開”的病假條是怎樣的?是否由醫生出具、有醫院蓋章?
記者根據“代開病假條”小廣告上的手機號,聯系了兩組能開假條并且開全套病歷的號碼。對方要求記者加微信,記者通過手機號碼搜索,出現一個頭像為“代開北京各大醫院病假條130×××”的人。記者添加好友后,對方表示,他能開北京市各三甲醫院的病假條,僅需提供“姓名、年齡、病情、日期”,價格100元。
“病假條是從醫院開出來的嗎?跟醫院的有區別嗎?”記者詢問,并提出需要開具此前就醫醫院的病假條。
“一樣的,可以開。”對方回復很簡單。
記者提供了一個化名、年齡、日期,并且提供了“急性會厭炎”的病情。記者提出當面交易的要求,對方直接拒絕,說,“快遞,微信支付”。
第二天下午,記者收到一個從江蘇省連云港市發出的快遞到付件,快遞單上沒有發件人的相關信息,里面裝的正是記者“定制”的病假條。
記者將醫院開具的病假條與快遞中的病假條進行對比發現,兩者外觀幾乎一模一樣。
假病假條上簽名的醫生“周某某”,經查詢,確實在記者就診的醫院工作,但“一直從事皮膚性病科臨床工作”。
“病假條也就是診斷證明,上面一般應該有患者的姓名、年齡等基本信息、患者的ID號。一名患者在一家醫院中只有一個ID號,和身份證號相對應。遇到多張假條,可以對比基本信息是否一致。”劉和義說,對于病假條的真實性,往往要觀察多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