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第五批援藏和第二批援彝干部人才遴選工作結束,層層遴選出的1376人,將安排到阿壩、甘孜、涼山3州州直部門、藏區彝區45個貧困縣(市)掛職服務。(四川日報10月10日)
據了解,本次選派人員以基層一線急需緊缺干部人才為主,其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占專業人才的近六成。這讓人不由想起一首60年代的革命歌曲《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在那個年代,一大批年輕人懷揣建設祖國的夢想和革命信念,奔向邊疆和農村,在祖國大地揮灑熱血青春。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入新階段,全面小康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需要。鄉村振興的戰鼓已經敲響,廣大農村和老少邊窮地區必定大有可為。黨旗飄揚,年輕人尤其是知識分子們更應主動擔當,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基層是最能鍛煉能力的地方,尤其是連片貧困地區更是需要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能力才能勝任。這次四川就采取“發點球”式的一個蘿卜一個坑的動員,層層選拔出一批優秀年輕干部援藏援彝。對于干部自身來說,首先要對得起組織的信任,在作風和能力上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爭取把先進的高效的經驗帶到藏區彝區。同時要盡快轉變角色,適應環境,把自己融入到當地的快速建設發展中去。
對于黨員干部而言,搞工作還是需要有情懷和使命感的。像守島衛國的優秀黨員王繼才同志,面對異常艱苦的工作環境,在小家和大國面前,堅守孤島32年。我們年輕的援藏援彝干部更應該以此為榜樣,把人民裝在心上,把工作落在實處。少些怨天尤人,多些實干苦干。擺正心態,把外部環境的惡劣當做自身成長的沃土,把地方發展的難處當成黨員干部必答的試卷。這樣,年老回首看到全域發展五路振興的全面小康模樣時,才能自豪的說“我不愧于當初入黨的誓言”。
“革命的青年有遠大的理想!革命的青年志在四方!到農村去,到邊疆去!讓生命發出更大的熱和光,更大的熱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