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崗敬業,爭做技術能手
煙臺市牟平區皮膚病結核病精神病防治院有這樣一位女大夫,高莉華,45歲,一直從事皮膚科患者診治,工作近30年如一日,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從一名普通的臨床大夫成長為一名業務技術骨干,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驕人業績,先后榮獲“全省麻風病防治先進工作者”、“全市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應急崗位技術能手”、“全市麻風病防治工作先進工作者”、“牟平區三八紅旗手”、“牟平區健康關愛能人”等榮譽稱號。
潛心學習,認真鉆研
高大夫, 1994年,山東萊陽衛校剛畢業后,被分配到急需人才的牟平區皮膚病結核病精神病防治院,那時的皮膚科人員少,條件差,離她的理想相差太遠。當真正接觸皮膚病患者時,她才明白:皮膚病學博大精深,病種繁多,它與多學科都有密切聯系,需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了。自己在學校學的那點東西太少,要想給患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只能廣泛多學多看,多下苦工,努力鉆研,做一名患者信得過的皮膚科醫生。通過3年函授學習,2013年1月畢業于濟寧醫學院臨床醫學本科。自1995年9月至1996年6 月,到山東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進修學習皮膚性病科。自2008年3月至2008年10月到上海華山醫院皮膚科進修學習皮膚科。在進修期間,高大夫如饑似渴地學習,珍惜每一天的學習時間。虛心請教專家,筆記記了厚厚的幾本。對高大夫這種好學、敬業精神,進修醫院的專家贊不絕口。高大夫勵志學好皮膚科,更好地服務于牟平區全區老百姓,這個遠大的理想從她接觸皮膚科患者開始,就已深深根植于骨子里了。她暗暗下決心,身為一名大夫,此生就要踏踏實實工作,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為患者解除痛苦。她說醫生面對的是生命,選擇了醫生這一職業,就意味著選擇了責任、奉獻和終生學習。高大夫邊工作邊提高,面對所有的皮膚科患者,認真診斷,遇到疑難病例,她虛心請教老同事,翻閱相關書籍及資料,記下一本本工作筆記。通過閱讀大量業務雜志及書刊,學習有關醫療衛生知識,寫下了大量的讀書筆記,豐富了自己的理論知識。經常參加各種皮膚性病科學術會議,并經常閱讀雜志、報刊和網絡信息,學習了大量新的醫療知識和醫療技術,從而極大地開闊了視野,很好地擴大了知識面。工作中始終堅持用新的理論和技術指導業務工作,不但能夠熟練掌握皮膚性病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而且能結合其他臨床資料,開拓思路,診斷部分疑難病例并給予合理的治療。堅持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原則,認真分析、診療每一個病例,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漏診誤診。通過不斷的學習,使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業務綜合素質有了進一步提高。十年磨一劍,高大夫一邊工作,一邊學習,診治水平不斷提高,點名找她看病的人越來越多。在不斷地摸索與積累中,高大夫厚積薄發,寫了多篇國家級論文。
皮膚病病種繁多,近4000種,要把這4000種病理、病機搞清楚,一輩子恐怕也難以做到。她常說做一名應付門診的皮膚科醫生容易,但做一名優秀的皮膚科醫生很難很難。工作中能吃苦耐勞、苦鉆業務、勤于奉獻。任職期間積極參加各種專業相關學術團體活動,加強交流學習。目前為煙臺市中醫藥學會皮膚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迎難而上,擔當重任
在承擔皮膚性病科門診工作的同時,高大夫還承擔著全牟平區麻風病性病的防治督導工作。每年定期對全區13個鄉鎮的“三病”防治醫生進行麻風病、性病的防治知識業務培訓,所有培訓均規范進行,提高社區醫生對麻風病的認識水平及開展建檔、線索調查、隨訪和康復指導的能力。每月定期對區直醫療機構進行性病網報的督導工作,對存在的問題給予合理的改正方案,增加了網報的準確性,網報的錯誤率在逐年下降。定期到治愈麻風病人家中進行隨訪,為麻風潰瘍病人調配消毒液、潰瘍換藥,并結合潰瘍情況教導患者一些常用預防潰瘍的方法,使許多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潰瘍逐漸愈合,免除了截肢的危險。給他們送醫、送藥、送去生活用品,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給他們送去溫暖,減輕疾病帶給他們的身體和心靈創傷。在高大夫的帶領下,在整個皮膚科同事的共同努力工作下,牟平區已連續10多年沒有新發麻風病人。因為工作突出,高大夫也多次獲得山東省和煙臺市麻風病防治先進個人稱號。任職期間,積極配合醫院工作,下鄉義診、支農,參加各種防治宣傳活動,為群眾提供醫療服務、醫療咨詢、衛生保健等服務,多次為貧困患者捐款捐物。
奉獻真心,為生命護航
作為一名科主任,作為一名煙臺市中醫藥學會皮膚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作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高主任一直感覺肩頭的重擔,肩負的使命。
在繁忙的醫療工作中,她積極參政議政,履行一個委員的社會責任,發揮一個委員應有的作用。在世界銀屑病日和艾滋病日,她都帶領科室醫務工作者,走上街頭,積極宣傳衛生知識,深入基層為百姓義診。她身為煙臺市中醫藥學會皮膚病專業委員會委員,為百姓普及醫學常識,為生命保駕護航。
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高大夫兢兢業業地忘我工作,將愛心、責任心、細心、耐心傾注于自己熱愛的皮膚科工作中來,給患者帶來了福音,推動了單位衛生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