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立杰

近日,一部描寫山東各水系文化的書籍《山東水文化》出版發行。據了解,該書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是由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副教授、旅游系主任宋立杰前后歷時五年精心編寫的著作。該書是一本題材新穎、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品質上乘的科普類著作,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和相當的學術價值。
與水結緣 因學術研究著書立作

孝婦顏文姜
據了解,《山東水文化》的作者宋立杰1982年出生于山東省沂水縣,管理學碩士,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副教授、系主任。2002年7月,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旅游系,被評為“省級優秀本科畢業生”,并被保送為研究生。2005年7月,被評為“省級優秀碩士畢業生”,并來校參加工作至今。主要講授《酒店英語》、《導游英語》、《旅游統計學》、《旅游文化》等專業課程,先后被評為“聊城大學第三屆教學新星”、“山東省優秀學士論文指導教師”、“全國旅游院校導游服務(英文組)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先后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出版學術著作1部,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
對于為何以山東水文化為題著書立作?首先源于宋立杰與水結下的不解之緣。宋立杰乳名江濤,出生于山明水秀、景色旖旎的沂水縣富官莊鎮宋家箕山村,這里是山東省一條重要河流、濰坊的母親河——濰河的發源地。10歲時,宋立杰離開家鄉,沿著濰河流經的路線,來到鄰村的垛莊初中,從此踏上了漫長的求學之路。13歲時,宋立杰前往位于沂河之畔的沂水一中求學。16歲時,考入“泉城”濟南的山東師范大學,一待就是七年,研究生期間的研究方向為山東海洋旅游。23歲時,作者來到風景秀美的“江北水城”——聊城,在聊城大學擔任專業教師,并定居于徒駭河邊的明德公寓。30歲時,宋立杰成功獲批“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與應用重點項目”,所選題目即為這30年來始終與其形影不離的“山東水文化”。

山陜會館
以山東水文化為題,還源于宋立杰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作為大學教師,在教書育人、科學研究之外,還需要具備文化傳承和服務社會的基本職責。在山東省輝煌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既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黃河文化,又有農商融合、兼容并蓄的運河文化;既有開拓進取、開放包容的海洋文化,又有五彩斑斕、絢麗多姿的泉水文化;既有城子崖遺址、沂源猿人遺址等歷史遺跡,又有“至圣”孔子、“智圣”諸葛亮等歷史名人;既有南旺分水樞紐、東平湖等水利工程,又有黃河臺房、蓬萊水城等防御建筑;既有“王景治河”、“徐福東渡”等歷史傳奇,又有“牛郎織女”、“梁祝化蝶”等愛情傳說……這些豐富的水文化因子,需要有人挖掘、整理、傳承,而宋立杰則毅然地承擔起了這一重擔。

濰河源頭
《山東水文化》的出版,必將有助于拓展人們的視野,陶冶人們的情操,啟迪人們的心靈,增強人們對山東省水文化的認識、理解和認同,進而打造山東省獨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名片。這既是該書寫作的最終目的,也是宋立杰30余年來的最大夙愿。

歷時5年為處女作傾注心血
《山東水文化》從省級項目獲批,至著作最終出版,宋立杰前后歷時整整5年時間。由于該書是作者的處女作,因此作者在材料收集、資料整理、文字寫作、語言組織等各個環節都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宋立杰寫作該書,就像照料嬰孩一樣細致入微,力求將其修飾得盡善盡美。為了搜集第一手資料,宋立杰自費考察了幾乎所有的相關景點;為了創作五首七言古詩形式的篇序,宋立杰仔仔細細地研究了唐詩之前的歷代名篇;為了制作十幾幅精美的插圖,他無師自通了Coreldraw繪圖軟件;為了使語言達到幽默詼諧、風趣生動的效果,他將《明朝那些事兒》全七冊通讀了八遍;為了寫作最后一篇《戚繼光》,他將酈波教授的《百家講壇——抗倭英雄戚繼光》全14集觀看了整整一天;為了尋找一個合適的詞語,他有時甚至會苦思冥想近1個小時的時間;為了使書中避免出現錯別字,宋立杰及其愛人前后將書稿校對了20多遍……

漱玉泉
全書共分為五篇,依次為黃河之蘊、運河之韻、沂泗諸河之潤、泉水之淳和海水之魂,涉及各種類型的水文化資源。在保證內容系統性的前提下,宋立杰并不刻意追求面面俱全,而是從各類水文化資源中,仔細挑選出70個最具代表性的資源進行詳細介紹。

生動詳實 多角度描述水文化
《山東水文化》以傳播山東省的水文化知識為核心主旨,涉及歷史、考古、地理、建筑、軍事、文學、哲學、宗教、民俗等諸多領域。為了有效地提高水文化知識的傳播效果,宋立杰在行文過程中刻求字斟句酌,力求以生動、幽默的語言,將每一處水文化資源均描述得栩栩如生。
該書以歷史、地理、宗教、民俗等學科的客觀知識為依據進行撰寫,確保了內容的科學性。在此前提下,宋立杰對行文語言進行了精雕細琢的潤色和修飾,并配以他自創的10余幅精美圖片,從而達到了文采優美、圖文并茂的藝術效果。另外,在每篇篇首之處,均以一首他原創的七言古詩作為篇序,亦為各篇的點睛之筆。

該書的問世,不僅具有極強的應用價值,也具有相當的學術價值。該書的出版,突破了同類著述僅介紹單一類型水文化資源的局限,進而填補了山東省水文化研究的一大空白。另外,宋立杰在寫作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的學術著作和學術文章,并將自己的獨到觀點、學術素養、人文情懷均付諸字里行間。
一位大學老教授看了《山東水文化》一書,這樣評價,系統性與典型性兼籌,知識性與趣味性并顧,科學性與藝術性兼容,應用性與學術性并具,堪稱是齊魯文化研究的又一扛鼎之作。

趵突泉

黑虎泉
相關鏈接:
附五首七言古詩形式的篇序。
篇序一 黃河之蘊
大河東去浪淘沙,英雄治水澤萬家。
雄師橫越將軍渡,好漢出沒蓼兒洼。
黃土搖身變黑陶,粘壤脫胎成泥娃。
岸邊猶覓臺房影,黃河之蘊名天下。

北方海上絲綢之路
篇序二 運河之韻
竹竿巷中匯商賈,會館之內聚名雅。
楊氏藏書比瑯繯,白英治水澤天下。
東昌湖畔聞胭脂,微山湖上品荷花。
臺兒古城染紅妝,運河之韻美如畫。

山東河流分布圖
篇序三 沂泗諸河之潤
牛女相守沂河岸,梁祝化蝶泗水邊。
文姜侍母撼大地,王祥臥冰驚蒼天。
孔明稟慧陽都城,仲尼修儒洙泗院。
沂源猿人橫空出,諸河之潤譽塵寰。
篇序四 泉水之淳
楊柳依依明湖邊,波濤陣陣趵突畔。
石激湍聲成虎嘯,雷震秦府化龍潭。
珍珠時時舞漣漪,泉林處處映斑斕。
清泉冽水甘若飴,韻幽味淳沁心田。
篇序五 海水之魂
石老翹首盼歸女,劉公擎炬引危船。
八仙過海顯神通,徐福東渡求仙丹。
田橫自刎于高義,汝昌殉節為忠膽。
繼光備倭聲名起,海水之魂世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