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來自安徽安慶的帥小伙,個子不高,皮膚白晰;
他是一名碩士研究生,攜筆從戎,立志在紅門警營干出一番事業。
他就是浙江省消防總隊湖州支隊織里大隊副大隊長方盛榮,從一名文質彬彬的大學生到一名合格軍人的轉變。他常說:部隊是個大熔爐,有苦有甜,在這里得到前所末有的鍛煉,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一行行堅實的足跡。從警7年來,無論是在滅火崗位,還是從事防火工作,他始終把愛崗敬業作為自己的第一天職,舍小我、顧大局,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情。以踏實肯干的工作作風和勤勞樸實的品格贏得各級領導和廣大群眾的一致認可和贊同。先后被省消防總隊榮記個人三等功一次,多次獲評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個人是對他的默默奉獻和堅持的肯定。
敢為:滅火救援當先鋒
在危及生命的一線火災現場,在毒氣洶涌的事故中心,在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搶險救援、火災出警中,他是“逆行”英雄,7年來,方盛榮先后參加過上千次滅火救援行動,在他的手中,拯救過多少鮮活的生命、扭轉過多少次災難性大危機、挽回了國家和群眾多少的損失,已無法用具體的數據來統計,只有那一封封感謝信、一面面錦旗彰顯著百姓對他的激勵和褒譽。
2011年9月19日傍晚,湖州市工業和醫療廢物處置中心4000余平方廠房突發大火,廠房內大量醫療廢品多次發生爆炸,作為第一出動力量頭車指揮員的方盛榮,冒著隨時可能發生二次爆炸的危險,帶領官兵成功營救疏散被困群眾17人,在處置這場火災中,濃煙熏黑了面罩,烈火燒傷了皮膚,他全然不顧,他和中隊全體官兵及增援隊伍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第一時間營救被困人員,抓緊時間撲滅火災,最大限度降低火災損失”。48小時的滅火、洗消,耗盡體力的他累趴倒在了火災現場。
今年3月5日8時21分,織里鎮長安路88號一智障小孩家中玩火引發火災,受煙囪效應,整棟四層出租房瞬間彌漫著滾滾濃煙,有多名人員被困,接到報警后,擔任大隊副大隊長的他,聞警出動,危急關頭,將自己置于最危險的前線,帶領中隊官兵,成功疏散救出12名被困群眾(2名兒童),未造成人員傷亡。
入伍7年來,方盛榮同志先后參與滅火戰斗、搶險救援1000余次,搶救遇險群眾100余人,挽回經濟損失6000余萬元。憑著對消防事業的執著和滿腔熱忱,一次次沖鋒在各種災害的最前線,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
執著:執法為民保平安
“干防火就要防到位,有一點疏忽就是白搭。沒有較真碰硬的勇氣,就干不好防火工作”。這是方盛榮的座右銘。2014年3月,從事防火工作以來,所屬轄區內有賓館飯店和各種公共娛樂場所300多家、童裝類企業1、3萬余家,在防火監督干部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他白天帶隊檢查賓館飯店、商場市場,晚上檢查公共娛樂場所,加班加點處理日常工作事務,有時要到凌晨兩三點才能休息,第二天早上還照常按時上班處理被檢查單位情況。在長期的超負荷工作中方盛榮同志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其個人能力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著工作的效力和質量,只有把自身的業務水平提高了,才能真正做到服務群眾。為此,他經常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廣泛閱讀消防法律法規、新的消防理念等方面的文章、書籍,并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工作實踐中應用,積極應對消防監督管理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先后撰寫理論調研文章達10萬余字,并于2015年6月份分別在《基層建設》(國家級期刊)和《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國家級期刊)上發表《探討建筑消防設計審核及相關問題》和《淺談建筑消防驗收過程中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及對策》兩篇論文。通過理論與實踐的交互印證,方盛榮同志熟練掌握了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積累了監督執法工作大量寶貴經驗。
在去年G20杭州峰會安保期間,方盛榮同志每天奮戰在消防監督執法第一線,連續90天沒有回過一趟家,一心撲在整改火災隱患上。在日常監督檢查中,他推行上門服務,為企業排憂解難,針對檢查發現的火災安全隱患,積極與單位負責進行協商,幫助企業制定整改方案,指導企業整改火災隱患。三年來,方盛榮同志先后共檢查社會單位3652家,督促整改火災隱患8658處。此外,他還積極參與黨委政府招商引資項目提前預評價、預審工作,經常到建設工地開展指導工作,及時提出意見、建議,避免了建設單位多次跑消防部門的被動局面,贏得了政府和企業的好評。
暖心:扶貧幫困獻愛心
走進群眾送服務,走進學校送平安,走進家庭送溫暖, 7年來,走了多少地方、幫助了多少群眾,自己記不清了,但受資助的人記住了他是一名消防兵。2013年1月,時任湖州市開發區大隊政治指導員的他,一次偶然的走訪得知,轄區居民王利民是普通農民家庭,靠種地為生,家中育有兩個小孩,大女兒(燕燕)患白血病已有5年,花去醫藥費十幾萬元,生活相當窘迫。
了解情況后,方盛榮第一時間為王利民家送去了5000元現金,這讓與其素不相識的王利民一家感動不已。這一次的相聚也成了他們“結親”的開始。“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只有發動社會各方力量廣泛參與,才能讓貧困家庭得到有效幫助。” 隨后,方盛榮同志組織中隊官兵、發動社會愛心人士募捐。持續幫扶6年,直到王利民大女兒大學畢業工作。
“消防叔叔們,是你們給我帶來了光明,帶來了希望,感謝你們對我的關心與支持,請你們放心,現在我長大成人了,也參加工作了,我會以感恩的心,把人生的每一步都綻放成一段燦爛的季節,用我的具體行動回報國家,回報社會。”2016年參加工作后,燕燕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愧疚:舍小家為大家
群眾心中的好同志,父母心中的好兒子,妻子心中的好丈夫,女兒心中的好父親,可方盛榮自己心中卻滿懷愧疚……自參加消防工作以來,因工作性質原因,定居在的湖州市的他,驅車半個小時路程,可工作忙時一個月難得回一趟家。
“陪伴的時間太少了,她第一次喊‘爸爸’,我還是在老婆的朋友圈看到的。”翻看著手機里女兒的小視頻,方盛榮沉默了。
2016年12月,女兒(諾諾)因病毒性感染,發高燒至40度不退,當時正在準備年終考核的方盛榮已經連續14天沒有回家了。老婆接二連三打電話,但他始終沒有放下手頭的工作。“馬上考核了,大家都在加班加點整治檔案臺帳,再等等,考核結束后,我馬上回家。”電話里頭,方盛榮有些愧疚。
12月14日,年終考核結束后的第二天,也是諾諾高燒的第四天。方盛榮完成考核工作任務后,立即送女兒到江蘇兒童醫院就醫。
對待家庭,他是個不稱職的丈夫和爸爸。對待工作,他全身心投入,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他常說,“只要能夠讓社會這個‘大家庭’安全穩定,我犧牲點‘小家’也值了。有了家人的支持,我會更努力地工作,給孩子做個榜樣,長大了她能以我為榮。”方盛榮笑著說道。
“動人心者,莫過于行”。作為一名大學生入伍的干部,方盛榮用一名消防警官所特有的風采,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以無私奉獻的精神,樸實無華的作風,以堅定的信念、超凡的毅力,赤膽的忠心,書寫著精彩的人生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