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列電客車緩緩駛向隧道正線,青島地鐵13號線即將開始空載試運行。此次試運行為期3個月,預計11月底結束。待各項運行指標達標后,將開始載客試運營,這也標志著西海岸新區將邁入地鐵時代。
西海岸將迎來首條地鐵線
13號線位于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總體呈東北-西南走向。線路起于西海岸新區的嘉陵江路站,經由經濟技術開發區、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新區中心區、古鎮口創新示范園、董家口經濟區,終到董家口火車站,共設23座車站,其中14座高架站、9座地下站,線路全長約70km。
作為西海岸新區首條軌道交通線路,截至目前,13號線基本實現了軌通、通訊通、電通,于8月31日通過項目工程驗收。線路除井岡山路站、鳳凰山路站、雙珠路站、世紀大道站、董家口火車站5個站為側式站臺,其他站均為島式站臺。
“清新綠”列車開跑“測試”
從外觀看,地鐵13號線整體采用淺綠色調,不僅車體有流線型的綠色條紋,車內淺綠色的座椅、扶手吊環也讓人眼前一亮,整體感覺特別小清新。13號線電客車采用4節編組,開通后最高運行速度可達120公里/小時。13號線與多條線路換乘,設古鎮口車輛基地一處,靈山衛和董家口停車場兩處,開通之后整條線路的運行時間約為65分鐘。
試運行原則按照載客運營標準進行全線管控,通過模擬13號線開通后的真實運營環境,帶動各設備系統、各崗位人員間的聯動。在此期間,地鐵不對外載客。“通過‘跑圖’,我們進一步檢驗運營行車組織、客運組織及設備保障各方面的組織和響應能力,提升運營作業人員在培訓、故障模擬和應急演練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水平。”青島地鐵西海岸運營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13號線的開通,不僅為西海岸新區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同時也是我市繼3號線、2號線和11號線之后開通的第4條地鐵線路,將通過與1號線等線路的換乘,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青島市軌道交通線網布局。
鏈接:空載試運行的四個階段
13號線試運行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屬于人機設備磨合階段,信號系統采用點式(ITC)、人工駕駛(ITC-CM),主要熟悉點式模式下信號系統的操作及特性。通過車輛、信號、供電等設備系統的運轉,驗證設備功能。
第二階段采用CBTC模式運行,列車采用人工駕駛與自動駕駛混跑。本階段隨著設備調試的進一步完善,設備性能趨于穩定,增加上線列車數量,提高列車運行速度。
第三階段采用ITC/CBTC模式運行,本階段屬于高密度行車階段,安排列車連發,先后組織全部上線列車采用大交路、小交路運行,測試高峰折返能力。驗證設備的可靠性,檢驗調度、站務、乘務以及設備維修維護人員的實操能力。
第四階段信號系統采用CBTC模式,本階段屬于模擬試運營階段,按照運營期間時刻表組織行車,采用大小交路套跑。驗證時刻表執行情況,統計各項指標,各項指標要達到試運營評審要求。
按照程序,為期三個月的試運行完成后,13號線將迎來載客試運營前的最后一道把關,即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是由業內專家組對載客運營條件的科學評價,為地鐵運營提供可靠保障。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最終通過后,方可開通試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