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廣網深圳5月30日消息(記者 于揚)5月30日,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寶安區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寶安區科技創新局共同主辦,深圳化學化工學會、廣東科技報社、深圳市寶安區科技館等單位聯合承辦的“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深圳科技創新成果科普展系列活動”在寶安區科技館啟動。深圳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莉,中國科協國際科技會議中心處長陸躍全,廣東省科協科普部部長吳仕高,廣東省科技工作者服務中心主任廖仕明,深圳市寶安區副區長高志遠等嘉賓出席啟動儀式。本次展會作為深圳市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的重點活動之一,廣受關注。
據悉,本次科技創新成果展舉辦時間為5月30日至6月1日,以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為契機,圍繞“精忠報國、敢為人先、求真誠信、拼搏奉獻”的活動主題,按照深圳市“加快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的戰略任務,以“科技、創客、科普”為主要內容,由主題展示、專題活動等部分組成,集中展示體現深圳市產業發展特色及創新創業成果的科技項目,匯聚創新創業人才,將社會的目光聚焦到科技上來,讓全社會都來關注科技,關注科技工作者,通過科技+峰會+路演等手段,展現深圳特區科技工作者風采和“雙創”工作、科普教育新氣象、新風貌,突出科技創新、技術創新、自主創新的特色,讓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兩翼齊飛,打造出一個展現科技魅力、促進交流合作于一體的科技創新成果展。

作為本次科技創新成果展的重頭戲——主題展示,集中展示深圳在推進創新驅動發展過程中,涌現出的各類創新創業企業代表,其中包括廣東省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深圳)、企業科協、雙創示范企業等充分體現深圳堅持科技領航、創新驅動,并通過大力培育新型產業和進行載體建設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著重推介深圳寶安產業發展成果、先進形象、未來規劃、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多角度、寬視野地展示創新創業活動成果,展示方式主要為圖文、多媒體、實物或模型展示,通過創業者與領導及觀眾互動等方式增強展示效果。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工作承載著建設創新型城市、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時代使命。會上同期啟幕的首屆“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深圳中小學生科技征文比賽,為期一個月,面向全市中小學生征文。活動旨在引導在校中小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與科技創新成果展會,現場直面體驗最新科技成果,參與科普互動體驗,與創客人才和院士級專家面對面交流,探索科學觀,發揮主觀能動觀,培養刻苦鉆研、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能力,提高創新意識和能力,體現當代中小學生求實進取、博學創新、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讓學生更好地利用科技來展示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這不僅僅能夠豐富中小學學生的課外科技文化生活,而且更能夠提升青少年群體的科技文化素養。專題活動中,“首屆深港氫分子醫學健康高峰論壇”上,孫學軍、秦樹存、太田成男(日本)等權威醫學專家做了主題報告,通過權威專家的講解,分享氫分子醫學健康的智慧與經驗,向市民傳播正確的“氫與健康”生活理念。“廣東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深圳交流會”由杰出的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成員單位圍繞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學研合作,培養創新人才等方面進行座談交流,促進院士與企業對接和科研成果轉化。“醫療機器人沙龍”則是由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機器人研究專家與行業內翹楚共同揭秘醫療機器人,讓更多人走進醫療健康的新科技,了解醫療界的機器人,以此促進醫療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活動期間,展館同期舉行的科學表演、電磁舞臺表演、3D電影、地震小屋、防災減災弧幕劇場、親子實驗、創客空間活動、樂高機器人活動共8大類活動以及免費贈發4D影院觀影券等福利,將為市民獻上一次科普互動體驗的饕餮盛宴。

據了解,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上的講話精神,國務院將每年5月30日設立為“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目的就是調動和激發我國8100萬科技工作者創新活力和潛力,不斷增強全社會的科技意識,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對構建“雙創”生態系統,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今年5月30日將是我國歷史上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全國各地都舉辦各類活動。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創造出了一系列經濟社會的發展奇跡,當前全市上下正在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闊步前進,本次活動旨在最大程度地吸引企業科協、高新技術企業、雙創示范企業、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科普示范社區、科研院所、高校、科協系統學會(協會、研究會)等機構的科技工作者參與,充分調動激發全市科技工作者的創新活力和潛力,轉化創業爭當先鋒,切實擔負起支撐引領創新發展第一動力和第一資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