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22日將舉行開幕儀式,在為期四天的活動中,還將舉行海上閱兵、高層研討會等多項活動。在邀請各國海軍共同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之余,該活動既展示中國海軍的朋友圈,也為各國海軍相互了解提供平臺。
路透社援引來自外交部門的消息源稱,一共有10多個國家派出艦艇參加此次海上閱兵式。繼新加坡“堅強”號護衛艦19日抵達青島后,21日,參加中國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的11國16艘艦艇陸續抵達。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共有60多個國家參加此次多國海軍活動。
4月21日上午,青島海面霧靄籠罩。印度“加爾各答”號驅逐艦(舷號D63)和“沙克提”號補給艦相繼露出身影。“加爾各答”號艦長阿迪蒂亞·哈拉在抵達港口后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從印度啟程赴青島的航行中,得到中國海軍的幫助,確保了航行安全順利。雖然 “加爾各答”號的發動機由烏克蘭提供、相控陣雷達來自以色列、艦炮是意大利制造等,但依然無損于它是目前印度海軍現役最先進的驅逐艦,其滿載排水量高達7500噸。這也表現出印度對參加此次活動的重視。
印度“加爾各答”號驅逐艦
從21日抵達的艦艇性能來看,各國都派出本國的精銳艦艇以示重視。中俄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水平,在此次多國海軍活動中,俄羅斯共派出3艘艦船組成的編隊,不但數量最多,而且也頗具重量級,其中最為引人注意的是俄羅斯“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該艦為俄羅斯第四代導彈護衛艦,屬于22350型護衛艦的首艦。作為俄海軍在冷戰結束后全新研制的第一種主戰水面艦艇,“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是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護衛艦之一,能執行多樣化任務。
日本參加此次閱兵式的護衛艦“涼月”號也吸引了眾多關注。日本共同社21日稱,這是海上自衛隊艦艇自2011年12月以來時隔約7年半再次訪華,也是海上自衛隊首次派艦艇參加中國舉辦的閱艦式。報道強調,“涼月”號此次訪華是去年10月日中首腦會談商定的兩國艦艇互訪的一環,旨在促進防衛交流以構建信賴關系。該艦從2014年入役之后,就多次代表日本海上自衛隊參加包括索馬里巡航之類的重要國際任務,有分析認為,這體現了日方對這次閱艦式的看重。
同于21日抵達青島、且與“涼月”號停靠在同一個碼頭的韓國海軍“京畿”號護衛艦則多了一重別樣的含義。在青島有9000多家韓國企業,約20萬韓國人定居。在“京畿”號護衛艦尚未駛入港口之際,韓國僑民就在港口翹首等待,很多小朋友手拿旗幟在現場雀躍和歡呼,現場因為這些孩子們增添了歡樂的氣氛。“京畿”號隸屬于韓國海軍第二艦隊,排水量約2500噸。《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京畿”號護衛艦在駛入港口之際,艦艏主炮揚起炮管表達“友好和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