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標識梯隊組成“90”字樣 新華社發
受閱部隊 新華社發
韓衛國資料圖片
30日,在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的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體現出濃濃的“野味”“戰味”。閱兵總指揮、中部戰區司令員韓衛國上將30日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詳解此次閱兵的主要特點。
閱兵總指揮韓衛國:
全部按作戰群隊編組
記者:這次閱兵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韓衛國:這次沙場閱兵,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以慶祝建軍節為主題組織的一次閱兵。參加閱兵的官兵征塵未洗,按照作戰編組走上閱兵場。閱兵所展示的許多武器裝備,如殲—20、殲—16和新型防空導彈等,都是首次亮相閱兵場。
記者:這次閱兵如何體現出“野味”“戰味”?
韓衛國:主要體現在4點:一是在受閱編組上,參加受閱的梯隊、方隊,全部按作戰群隊編組。二是在受閱姿態上,受閱官兵按照戰斗要求著裝,受閱車輛裝備和飛機按作戰狀態確定受閱姿態。
三是在動作設計上,安排了多個軍兵種按戰術動作受閱。四是在指揮手段上,所有指揮設施依托野戰指揮方艙部署,指揮信息系統按戰斗狀態通聯,指揮通信手段按作戰需求配置。
記者:這次閱兵如何體現我軍的新舉措、新成效?
韓衛國: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根據國家發展需要和打贏現代戰爭要求,對軍隊編制體制的重塑,是提高軍隊戰斗力的重大舉措。這次新質作戰力量的亮相,就是要完善我軍聯合作戰的體系,運用新質作戰力量,強化我軍體系作戰能力。
國防部:
本次實戰化閱兵與周邊局勢無關
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強昨天表示,這次閱兵依托參加實戰化訓練的部隊組織實施,受閱將士走下訓練場便走上閱兵場,以征塵未洗、連續作戰的戰斗姿態接受檢閱,以此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
閱兵場地設在朱日和訓練基地野戰練兵場,立足實戰環境,體現真打實練,突出鐵流滾滾、風塵仆仆的戰場氛圍。
組織編排上,采取群隊結合、人裝組合、空地聯合的方式,體現新型軍兵種力量聯合編組及作戰運用,是改革重塑后部隊聯合作戰行動的有益嘗試。
閱兵打破以往廣場閱兵的慣例,不安排徒步方隊和踢正步,不安排軍樂團、合唱隊,不搞群眾性觀摩。閱兵保障按照野戰化要求組織,所有裝備不作裝飾,盡量減少與實戰無關的要素。有關部隊的實戰化訓練是按年度訓練計劃安排的,與周邊局勢沒有關聯。
據國防部網站
人物資料
7月28日
韓衛國剛晉升上將
昨日舉行的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總指揮由中部戰區司令員韓衛國上將擔任。
公開資料顯示,韓衛國(1956.1)是河北井陘人,畢業于國防大學聯合戰役指揮專業,研究生學歷,軍事學碩士學位,是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解放軍代表團代表。韓衛國曾任原第12集團軍軍長,后于2013年年底升任原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去年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區成立大會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韓衛國出任中部戰區司令員。
今年7月28日,中央軍委在八一大樓舉行了晉升上將軍銜儀式,習近平向晉升上將軍銜的軍官頒發命令狀,他們是:中部戰區司令員韓衛國、陸軍政治委員劉雷、空軍政治委員于忠福、火箭軍政治委員王家勝、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員高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