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 id="ydtpl"><meter id="ydtpl"><bdo id="ydtpl"></bdo></meter></label>
    <label id="ydtpl"><meter id="ydtpl"></meter></label><span id="ydtpl"><optgroup id="ydtpl"><xmp id="ydtpl"></xmp></optgroup></span>

      1. <li id="ydtpl"><mark id="ydtpl"><strong id="ydtpl"></strong></mark></li>

        <thead id="ydtpl"><optgroup id="ydtpl"></optgroup></thead>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軍事 > 練兵場上
        投稿

        國防部終于給出回應: 首艘國產航母馬上下水

        2017-04-01 11:30:48 來源:西陸網 作者: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雷達,導彈,戰斗機,國產航母,美國軍事,武器裝備

        3月30日,國防部發布消息,發言人吳謙表示,我國首艘國產航母正在開展舾裝工作,進展非常順利。我相信不會讓大家等太久。

        記者:今年以來,國產航母的進展一直受到大家的關注,有不少媒體分析,首艘國產航母有可能于4月23日海軍建軍節下水,能否透露進一步的好消息?

        吳謙:我國首艘國產航母正在開展舾裝工作,進展非常順利。至于你提到的進一步的好消息,我相信不會讓大家久等。

        有分析人士指出,國防部的回應似乎是默認了國產航母的下水日期。目前看來,首艘國產航母真的很有可能在4月23日下水。

        雷達,導彈,戰斗機,國產航母,美國軍事,武器裝備
         

        001A是中國的首艘真正意義上的國產航母,雖然噸位與遼寧艦相差不大,但也表明了中國海軍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穩步前行。由前一段時間某地方衛視的爆料來看,這艘航母應該會被命名為山東艦。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究竟什么時候下水,也一直是軍迷們熱議的話題,各大媒體一直爭論不休。從拆除腳手架,到安裝電纜,到刷漆,再到安裝舷窗,每一個步驟都被各大軍事網站輪番轟炸。

        年前,國內甚至包括國外部分媒體就一致報道稱國產航母將在2016年年底前下水。但是,如今17年已經過了好幾個月,海軍那邊還未見動靜,很多人已經急不可耐,渴望早日見一下他的廬山真面目。

        近日,又有電視媒體爆料了001A的下水時間,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媒體的報道給出了十分具體的時間——2017年4月23日。

        日前,軍事專家房兵在某衛視的軍事節目中稱,關于首艘航母的下水時間,建議大家仔細想一下最近的比較敏感的時間點,尤其是與海軍有關的時間點。

        雷達,導彈,戰斗機,國產航母,美國軍事,武器裝備
        雷達,導彈,戰斗機,國產航母,美國軍事,武器裝備
        雷達,導彈,戰斗機,國產航母,美國軍事,武器裝備
        雷達,導彈,戰斗機,國產航母,美國軍事,武器裝備
        雷達,導彈,戰斗機,國產航母,美國軍事,武器裝備
        雷達,導彈,戰斗機,國產航母,美國軍事,武器裝備
        雷達,導彈,戰斗機,國產航母,美國軍事,武器裝備
        雷達,導彈,戰斗機,國產航母,美國軍事,武器裝備

        眾所周知,中國海軍成立于1949年4月23日,今年的4月23號應當是中國海軍成立68周年紀念日,中國的第一艘國產航母選在這一日期下水,可謂意義非凡,十分圓滿。

        但是,在001A真正下水之前,誰都不能打包票保證他的下水日期。我們希望他能早日下水,走向深藍,但更希望他能做好萬全的準備。不過這后一點似乎不用擔心,因為軍工兔的尿性一直如此。

        沈飛研制垂直起降艦載機,國產F35B問世?

        近年來,中國軍工企業蓬勃發展,海陸空三軍新式武器層出不窮,西方各大媒體也一直在狂轟濫炸似的報道中國新式裝備。他們在各種感到震驚的同時,神經也變得敏感了起來。

        近日,就有英國媒體報道稱,中國正在研制類似F35B的短距離起飛/垂直起降戰斗機。而承建這一戰機的正是沈陽飛機工業有限公司,該公司還在研制另一款隱身戰機FC31。

        垂直起降戰機一般指的是固定翼戰機在無跑道的情況下正常起飛或垂直起飛,但是直升機或者戰略氣球之類并不算做垂直起降之類。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垂直起降戰機一般可以利用以下四種技術:

        1、利用傾轉旋翼(是一種同時具有旋翼和固定翼,并在機翼兩側翼梢處各安裝有一套可在水平和垂直位置之間轉動的可傾轉旋翼系統的航空器),如波音公司的V-22及阿古斯特維斯特蘭的AW609傾轉旋翼機。

        2、利用推力向量技術(推力矢量是指飛機將其推力從它的發動機平行方向引向其它方向的技術),如AV-8,雅克-36及F-35B。

        3、利用額外的舉升發動機,如雅克-38及雅克-141。

        4、利用旋轉機翼,如波音公司的X-50。

        實際上,對于垂直起降戰機的技術,中國《航空知識》雜志副主編王亞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垂直起降戰機的相關技術難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中國完全有能力研制。如果這種戰機真的服役,有望大幅提高中國海軍的戰力。

        垂直起降戰機最大的優點就是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飛和著陸,對跑道條件要求低,能在前沿和攻擊艦上跟隨地面部隊部署和攻擊,對前方支援回應速度快,使用非常靈活。

        典型代表有英國“鷂式”和美國F35戰斗機。垂直起降技術是從50年代末期開始發展的一項航空技術。雖然該技術起步相對較早,但是受制于飛控、發動機動力、材料等多種因素導致成功服役的戰機相對較少。

        目前性能比較好的垂直起降戰斗機是美國的F-35當中的F-35B型號。已經服役。美國在垂直起降技術方面已經超越了創始國英國,擁有目 前世界最先進的垂直起降技術。

        因為不需要跑道就能起飛,所以垂直起降艦載機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幫助航母節省大量的空間。

        雖然電磁彈射器也可以解決這一難題,但是由于彈射起飛具備非常大的技術門檻,而且最主要是的阻攔鎖降落的方式非常危險,所以垂直起降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

        有資料顯示,美國從使用航母至今在起降過程中死亡的航母艦載機飛行員1000多名,這是因為美國一直在領導世界航母發展的技術最前沿,任何革新和換代都要付出相應的生命代價。

        而英國和前蘇聯另辟蹊徑,各自發展了雅克38和海鷂兩種垂直起降艦載機。這一取巧的辦法確實解決了大難題。

        根據英媒的報道,沈飛在研的這一款垂直起降戰機采用鴨翼布局,對跑道的要求極低。另外,該款戰機還有典型的五代機的標志——可隱形。這款戰機采用兩臺發動機提供主動力,機腹下有專用升力風扇用以提供垂直起降的動力。

        報道稱,這種設計類似美國早先的“通用低成本輕型戰斗機”(CALF)計劃,它后來演變為如今的F-35B垂直起降戰機。不過F-35B只用一臺主發動機驅動升力風扇,而中國新戰機則是采用兩臺發動機。

        雖然垂直起降戰機殘在這不少優點,但是其缺點也是相當明顯。比如油耗非常高,載彈量較小還有維護比較困難等等。例如英國的鷂式戰機在起飛階段就能用掉三分之一的油料。

        而且,英國的這種戰機假如完全采用了垂直起降技術的話,他的作戰半徑就只剩下110公里,還不如一架武裝直升機來的痛快。

        垂直起降戰機可以很快提升中國航母的反應速度還有艦載機數量。但是,至于解放軍如何使用這款戰機,那就不是我們能夠決定得了,這取決于中國海空軍的戰略需求。

        針鋒相對!國產薩德正式部署,專門針對美韓!

        今天,就在“薩德”事件持續發酵、美韓的反導“利器”甚囂塵上之際,來自中國軍網的一則小小豆腐塊悄然出現。

        新聞內容可謂簡潔明快——“新組建的某導彈營官兵來自空軍26個團以上單位,構成復雜、思想多元,營連領導普遍談心,全面了解個人訴求和困難,有的放矢抓好教育管理,圓滿完成各項戰備值班任務”,然而個中折射出的態度與信息卻是耐人尋味。

        眾所周知,自2010年1月11日中國第一次開展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成功以來,一路走過反衛星試驗、陸基末段反導攔截試驗的中國空軍防空兵部隊在構建陸基中段反導攔截系統能力上越加成熟且已經邁入了彈道導彈防御系統俱樂部的大門。

        該俱樂部目前有且僅有三名會員,排除拆東墻補西墻也只湊得出雷達湊不出導彈的俄羅斯,中國空軍實質上已經成為了美軍在反導技術上最具威脅性的競爭者。

        我們先來看看這則新聞的發出時間——2017年3月20日,距離“薩德”系統確定入韓部署地點不足一個月、距離“薩德”系統實地空運韓國正好一個月、距離“薩德”系統被外交部明確反對的發言不足三天。

        如此敏感的時間,放出“新組建的某導彈營”如此敏感的新聞,讓人不禁想起了2011年美國防部長蓋茨訪華時所陷入的尷尬境地。可見我軍一貫堅持“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抽冷子下黑手,的確是“有的放矢”。

        那么,為什么說“新組建的某導彈營”如此敏感呢?我有三言,請諸位靜聽。

        一言之——天時正合適

        我們以著名的THAAD(薩德)系統為參考,自2004年進入“能力(block)”階段全面恢復試驗以來,歷經:

        2005年11月,薩德在新墨西哥州白沙靶場完成飛行試驗

        2006年10月,薩德轉移至夏威夷州考艾島靶場

        2007年1、4、10月,薩德在夏威夷州考艾島靶場連續完成3次導彈攔截試驗

        ......

        2008年5月28日,THAAD(薩德)正式裝備陸軍第11防空炮兵旅4團A連。

        考慮到我軍HQ19系統攔截彈的性能相當于洛馬原計劃于2018年試驗的THAAD-ER攔截彈(最大射程較薩德增加三倍,可攔截末端速度9-12馬赫的彈道導彈),再加上號稱08年成軍的薩德系統卻直到12年才完成“50%攔截能力”的實戰化部署。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早在2010年“才露尖尖角”的HQ19系統,厚積薄發于2005年至今的動能系列直接上升式反衛星系統,在東風系列靶彈的千磨萬擊之后,時至今日,中國的反導盾牌,到了該向世界亮相的時候。

        二言之——地利有優勢

        據中國軍網3月20日凌晨發布的《部隊整體移防,官兵面對兩地分居等困難怎么辦?》一文,可以發現這條簡訊的標題是“西部戰區空軍抓好‘兩個經常’確保部隊安全穩定”。這表明,該營部署于我國西部戰區編制內。

        廣袤無垠的大西北不僅孕育了“兩彈一星”、更哺育著我國一系列高新技術防空反導試驗基地,最新型反導系統首先在這里成軍,順理成章。

        在此捋一捋中國反導系統的發展歷程吧:

        1966年6月,作為640工程的配套設施,國科委20基地第4試驗部在庫爾勒建立

        2010年1月,中國首次陸基中段攔截試驗成功,攔截彈發射自庫爾勒基地

        2013年1月,中國第二次陸基中段攔截試驗成功,靶場與發射場依然位于大西北

        ......

        2017年3月,全新的某導彈營在西部戰區組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HQ19系統攔截彈的性能類似美國計劃中的THAAD-ER系統,具備較強的大氣層內外攔截來襲目標的能力,主要針對近程到中遠程程彈道導彈目標。

        而縱觀全球,拜一招殺退兩大武林盟主的《中導條約》所賜,中國周邊擁有實戰化中遠程彈道導彈核打擊能力的就只有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鮮三國。

        再考慮到某大國長期叫囂要用濕婆神的烈火“凈化”潼關以西甚至京津唐,那么初出茅廬的反導“新人王”19醬會在哪里完成首次實戰化部署并檢驗一下各項能力并進行一系列實戰部署的測試,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言之——人和聚英才

        在新聞中,這樣一句話喚醒了我們沉睡已久的記憶——“新組建的某導彈營官兵來自空軍26個團以上單位”,這句話中,暗藏玄機。

        經過多次合并整編精簡,當前人民解放軍空軍防空兵共有擁有大約70個營級中遠程防空單位,按照當前空軍戰區空軍指揮部-混成防空旅/獨立防空團--地導營的三級指揮體制,裝備中遠程防空系統的“團以上單位”也不過30余個。

        “26個團以上單位”意味著幾乎所有裝備遠程防空導彈的單位都抽掉了骨干精英參與組建了這個“新組建的某導彈營”。

        如此盛況,不禁讓人想起1958年組建的543部隊、也就是戰功赫赫威名遠揚的“天下第一營”——中國空軍地空導彈第一營。

        當年調進一營的官兵都是從全國的高炮、雷達、探照燈、航空兵機務等部隊中挑選出來的,干部一律高職低配,團長當營長、營長當連長、連長當排長或技師。

        在高炮防空的時代,地空導彈營是劃時代的“天下第一營”;在三代防空導彈全面擴散的當今世界,什么樣的部隊才能成為了新時代的“第一營”呢?

        當年的第一營,裝備的是引進蘇聯的S-75地空導彈;現在的第一營,裝備的很可能是我國新的反導衛士。

        從現有的消息來看,我國可能接近于列裝的新型遠程防空反導系統,一個是俄羅斯引進的S-400導彈,據悉,該導彈配備新型48N6E3導彈,具備攔截中程導彈的能力。另一個就是我國磨礪已久的“倚天長劍”——紅旗-19。

        我國引進俄羅斯S-300PMUS-300PMU2已有十余年,相關人員培訓體系已經成型多年,基本不可能再出現當年543部隊那樣從全軍抽調骨干尖子的盛況。

        從這一點推斷,本文中提到的新建某導彈營裝備的,很可能是紅旗-19導彈。而文章中提到,該部隊已經執行戰備值班任務。

        換言之,這篇文章,是以隱晦的口吻宣告中國已經擁有了具備可靠的實戰末段高空了攔截能力的戰備值班部隊。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擁有同等能力。

        反導系統領域沒有“中導條約”,發展反導系統,唯一的制約就是綜合國力。隨著HQ19系統的部署并投入戰備值班,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不僅是捅一捅次大陸燃放的烈火,反一反新大陸復活的潘興也未可知。

        長空鑄劍六十載,一彈光寒十四邦!

        中國對薩德正式宣戰,部署天波雷達直接監測美日全境

        中國正對韓美部署“薩德”展開激烈報復,同時一直在擴大部署探測距離遠比“薩德”要長的雷達。

        韓國媒體以“中在內蒙古部署可監視朝鮮半島與日本的雷達”為題報道稱,據中國媒體13日報道,已經運行有可監視朝鮮半島全境雷達的中國,近期二度部署了能夠覆蓋韓日全境的探測半徑達3000公里的天波雷達。

        文章稱,中國正對韓美部署“薩德”展開激烈報復,同時一直在擴大部署探測距離遠比“薩德”要長的雷達。據報道,中國去年1月在內蒙古部署了超地平線雷達。

        普通雷達的電波會穿透大氣層的電離層,而超地平線雷達發射的電波(波長10-60米)在海拔100-450公里的電離層發生反射,因此可以沿著弧狀的地球表面,穿過地平線探測到3000公里以外的目標物。相當于是超“薩德”雷達數倍的超強雷達。

        文章還援引中國國內網站的報道稱,中國新部署的雷達朝向日本東京方向,除北海道部分地區以外,日本與朝鮮半島全境均在探測范圍之內。

        超地平線雷達的電波還能夠捕捉到普通雷達難以探測到的隱身飛機。有分析稱,美國在日本山口縣巖國航空基地部署的最新型隱身戰斗機F-35B將被納入中國的監視網。報道還稱,這已經不是中國第一次部署超地平線雷達了。

        第一座雷達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處。為監視包括朝鮮半島在內的東北亞軍事動向,中國還在黑龍江省雙鴨山開始進行探測距離達5500公里的新型雷達的部署工作。

        對于韓媒報道的中國再次部署天波雷達,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對記者表示,對此不予置評。不過,一直以來境外媒體都有針對中國裝備天波超視距雷達的炒作。

        其實,天波超視距雷達并非中國的發明,美國等國家早有裝備。天波超視距雷達有三大優點。首先是可以進行超地平線探測。

        由于其采用特殊的工作體制,電磁波通過電離層向下反射進行探測,幾乎不受地球曲率影響,這一點對于探測彈道導彈尤其具有優勢。

        比如,部署在海平面的“薩德”的AN/TPY-2雷達要探測2000公里外的彈道導彈,必須等它上升到240公里左右才能探測到,天波超視距雷達可以在其剛剛起飛就能發現。

        第二是探測距離遠,由于采用了適合遠距離傳播的米波波段,而且發射功率很大,探測距離可遠至數千公里。

        第三是適合探測隱身目標。因為其工作在米波波段,隱身飛機可能與該波段雷達波發生諧振,導致其雷達目標特征明顯。

        不過專家表示,天波超視距雷達的弱點在于探測精度較低,必須配合其他雷達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這一點是無法和采用X波段、可用于直接引導導彈的AN/TPY-2雷達比擬的。另外,雷達設備數量較多,固定部署,不利于戰時機動、偽裝和防護。

        2017年1月18日,有消息稱,中國在內蒙古在建第二部天波超視距雷達,探測方向指向日本。圖為內蒙古在建的天波雷達基座。

        天波超視距雷達探測半徑約3,000千米,第二部將覆蓋整個日本本島,并與第一部在西太平洋交匯。圖為美國情報顯示中國在中部省份建造的第一部天波雷達。

        天波超視距雷達、偵查衛星以及預警機/電子偵察機共同構成的預警探測網絡,是中國在第一島鏈內執行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圖為內蒙古在建的第二部天波雷達覆蓋范圍包括日本本土大部。

        第一部和第二部雷達在西太平洋海域重合。該海域是中美海上博弈的核心地帶,因此備受重視。

        第一部天波雷達主要覆蓋西太平洋的廣大區域,包括美軍在西太最重要據點關島。

        中國此前在東北建造的巨型雷達,有說是導彈預警雷達,也有說是航天測控雷達。

        中國在東南部建造的大型相控陣雷達,主要是監測東海方向的美日臺軍事行動。

        超視距雷達有兩種基本類型:利用電離層對短波的反射效應使電波傳播到遠方的雷達,稱為天波超視距雷達;利用長波、中波和短波在地球表面的繞射效應使電波沿曲線傳播的雷達,稱為地波超視距雷達。

        天波超視距雷達的作用距離為1000~4000公里。地波超視距雷達的作用距離較短,但它能監視天波超視距雷達不能覆蓋的區域。

        超視距天波雷達的缺點是一、體積龐大,二、由于他需要一個發射仰角來進行反射,所以它無法探測一千公里以內的目標,但一千公里以外的目標探測卻不存在盲區,天波超視距雷達的作用距離為1000~4000公里。

        對於國土面積龐大的我們來講,通過內陸交叉配制就不存在問題了。這也是除了技術復雜外至今只有中美俄擁有超視距雷達的原因。

        超視距雷達工作在P波段(米波),工作波長為10~60米,飛機等隱身武器系統主要對抗頻率為0.2~29GHz的厘米波雷達,對米波幾乎沒有作用。

        當雷達波束的波長接近于飛機的構件尺寸時,這些構件就像天線一樣,開始吸收并反射無線電波。當雷達波長達到“天線”尺寸的兩倍時,其效果更佳。隱身飛機的尺寸與超視距雷達的波長相近,因此很容易被這種雷達發現。

        同時,天波雷達的雷達波是經過電離層反射后從上方照射到飛行器上的,因此它是探測隱身武器的有力工具。國外試驗表明,超視距雷達可以發現2800千米外、飛行高度150~7500米、雷達反射截面為0.1~0.3平方米的目標。

        采用了相控陣技術的超視距雷達,能在1500公里處探測到像B-2隱身轟炸機這樣的目標。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2016年曾刊文稱,中國天波超視距雷達已進入聯試階段尾聲,并成立了相應的天波旅,即將于檢飛后交付使用。目前該旅由解放軍總部直接負責,形成建制后將交予空軍,這也是中國軍事改革的重大組成部分。

        天波超視距雷達是一種遠程搜索雷達,它將雷達波發射到高空,由距地面數百公里的電離層將其反射回地面進行探測;目標將雷達波反射回電離層,電離層再次反射后信號被接收天線接收,實現對目標的探測。

        由于有高空電離層的反射,因此天波超視距雷達可以探測被地球遮擋的目標,其探測范圍約為900-3500千米,遠遠超過預警機對低空目標400千米的探測范圍。但受電離層反射角度限制,天波雷達無法探測900千米范圍內的目標。

        為適應天波雷達的探測范圍特點,各國一般將其部署在戰略縱深,使其與目標區域的距離大于最小探測范圍,從而實現對目標區的完全覆蓋。

        例如我國把天波雷達部署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處,其探測范圍即可覆蓋整個東南沿海,東到日本東京以南的西太平洋海域,南到菲律賓以東海域,基本覆蓋未來東海若發生戰事時,外軍可能部署的區域。

        由于信號在傳輸過程中要兩次經過電離層的反射,雷達波很容易散射,因此天波雷達的天線必須極其巨大,才能勉強控制雷達波方向,進行較為精確的定位。

        目前各國天波雷達的發射天線往往分為幾段,總長可達數千米;接收天線也同樣巨大,而且與發射天線間隔數十千米,以避免相互干擾。

        天波雷達是冷戰的產物,其首要用途是提供彈道導彈發射預警。中遠程彈道導彈發射時,發動機尾焰會在大氣層中形成高達上百千米的尾跡,其中包含了大量金屬微粒和燃燒殘余物,很容易被天波雷達探測到。

        一旦發現大量此類目標,即可確認對方發動了大規模核打擊,核報復將立即啟動。

        除彈道導彈外,隨著技術的進步,天波雷達還能識別飛機和船舶的信號,對其進行持續跟蹤。1990年代時,天波雷達對目標的定位精度在20-30千米之間,當前改進算法后,定位精度可以提高到2-3千米。

        雖然天波雷達的分辨率不可能滿足識別目標的要求,但其測速精度極高,可以通過速度來分辨目標類型,如高亞音速的飛機、亞音速的巡航導彈、高速軍艦、低速民船等等。澳大利亞就通過部署天波雷達來監視其北部海域,在打擊偷渡活動時收到了奇效。

        因此在未來戰爭中,我國天波雷達除了反導外,還可以用于對海上高價值目標——航母打擊群——進行持續跟蹤。

        當前我軍主要通過電子偵察衛星和同步軌道光學偵察衛星對廣闊海域進行搜索,發現可能是航母群的目標,然后調動低軌道高分辨率光學和雷達偵察衛星進行識別。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對航母群的跟蹤從它進入戰區前就開始,不可能剛確認就進行打擊。而低軌道衛星的過頂時間很短,由于數量不多,也不可能進行持續跟蹤,因此被識別出的航母群會再度失蹤。

        天波雷達可以對經過衛星識別的航母群進行持續跟蹤,為其它偵察手段進行再次定位識別提供引導。但由于天波雷達依賴電離層反射信號,對方只需進行大量無線電通訊即可破壞電離層環境,因此很容易在干擾下丟失目標。

        對方的干擾信號源又會被電子偵察衛星發現,從而再次展開識別。雙方循環往復斗智斗勇,這就是現代戰爭及和平環境下軍事對抗的主要內容。

        責任編輯: 孫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

        国产精品免费一级在线观看| 黄网站色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皇上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h| 快拨出来老师要怀孕了|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 2022麻豆福利午夜久久|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第一页| 免费啪啪小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美女把尿口扒开让男人桶 |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heyzo亚洲精品日韩| 欧美性黑人极品hd| 国产极品白嫩精品|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爱| 老少交欧美另类| 性刺激久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看一级性生活片| jizz国产在线观看| 桃子视频在线官网观看免费| 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 又黄又爽免费视频| 丽娟女王25部分| 纯肉高H啪动漫| 婷婷激情狠狠综合五月|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国产精品| 8x8×在线永久免费视频|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四月婷婷七月婷婷综合| www.com.av| 欧美另类xxxxx极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三级伦理在线播放| 欧美最猛黑人xxxx| 国产第一页亚洲|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