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女人們也能發揮“半邊天”的作用,在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過程中,貢獻巾幗力量。這樣的實踐,近些年在惠州農村越來越多。
外嫁女們挑著籮筐帶著心意熱熱鬧鬧回娘家。圖片來源:惠州日報 記者王建橋

回娘家的閨女們留下美好一刻。圖片來源:惠州日報 記者王建橋
為村里的老人家準備的可口菜肴。圖片來源:惠州日報 記者王建橋
12月8日上午,龍門縣永漢鎮曲塘村二房村民小組張燈結彩,紅毯鋪地,舉行首屆外嫁女回娘家大團聚活動。80多名外嫁女從四面八方回鄉聚會,與家鄉的父老鄉親歡聚一堂,憶往昔姐妹情誼,看家鄉今朝變化。

在祠堂前宴請村里的老人家。圖片來源:惠州日報 記者王建橋

老人說起回娘家的閨女們的孝心,由衷地開心。圖片來源:惠州日報 記者王建橋
感人的場面,讓村民稱贊:這樣的活動展現了本地女子珍視親情、行孝敬老的,同時也為村民共敘鄉情、共謀發展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
外嫁女為老人送紅包。圖片來源:惠州日報 記者王建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為了愛情,我們與故土親人分離,遠嫁他方。而今,為解鄉愁與思念,貼心小棉襖又回娘家。盡管臉上的青澀早已退卻、惹風霜浸染,生命也已在夫家開枝散葉,然而,故土與骨肉親情時時召喚我們的靈魂,恨不能日夜守著椿萱并茂,依偎在雙親旁。

盡孝之心人人有之,丈夫們也不甘落后,為老人家送上水果。圖片來源:惠州日報 記者王建橋
拿到閨女們禮物的老人倍感溫暖。圖片來源:惠州日報 記者王建橋
感恩給我身體發膚的父母,感恩生我養我的土地。作為外嫁的女兒,我們不缺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勇氣,在建設故土的新一輪征途中,我們愿化身“娘子軍”,協調各類資源與關系,讓更多的人在鄉村天地施展才華、大顯身手,共建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