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甘肅通渭縣將金銀花產業作為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特色優勢產業來抓,走出了一條科學化布局、集約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精深化加工、品牌化營銷的鄉村產業發展新路。到2020年,通渭縣將分區域打造總面積達10萬畝的金銀花標準化種植示范園區,種植業總產值達到5億元以上。
日前,以“選優品種、做強品質、全鏈推進、產業脫貧”為主題的第二屆通渭金銀花節采摘比賽暨“三變”分紅表彰大會在甘肅省通渭縣李店鄉姚川村舉行。來自通渭縣碧玉、雞川、常河等18個鄉鎮的50名金銀花采摘能手相聚姚川村金銀花種植基地,角逐全縣金銀花采摘大賽冠軍。經過1個小時的比賽,最終,來自李店鄉姚川村的尚周平以5.065公斤的成績摘得冠軍獎牌。
“我家就種植了金銀花,由于家里勞動力不足,所有的金銀花都由我和老伴自己采摘,慢慢就總結出了采摘經驗,在摘第一朵的時候,我就預判出第二朵的采摘方法及方向。”當問及為什么能取得冠軍時,尚周平這樣告訴記者。
金銀花采摘大賽是此次節會的亮點之一,此項大賽以“賽采摘技藝、造產業氛圍”為主題,旨在弘揚推廣金銀花采摘技藝,厚植金銀花產業基礎和優勢,促進全縣金銀花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由試驗田走向規模田
據了解,通渭縣種植傳統品種金銀花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但以前僅僅是作為觀賞樹種,在農家院落少量種植,并沒有開發利用其經濟價值。
通渭縣在圍繞甘肅定西打造“中國藥都”的戰略定位中,積極探索多元化中藥材品種,開辟產業扶貧新路徑,多次與金銀花全產業鏈龍頭企業山東九間棚集團公司互訪考察、對接洽談,確定了“北花一號”金銀花新品種試驗示范和推廣計劃。
2013年,首次引進的27萬株金銀花,在通渭縣隴川鎮新堡村、馬營鎮華川村等區域試驗種植220畝。試驗表明,金銀花具有很強的抗寒耐旱力,病蟲害少、成活率高,非常適合通渭的氣候、土壤條件。
2016年,通過對不同海拔區域試種的金銀花的產量、品質、效益等進行綜合評估,金銀花畝均收益達到3000元以上;通渭所產金銀花綠原酸、木樨草苷含量高出國家藥典標準1倍到2倍,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從2017年開始,短短3年間,金銀花如雨后春筍,由試驗田走向規模田,在通渭大地遍地開花,面積呈幾何倍數增長。目前,通渭縣金銀花種植面積已達7萬畝,3大金銀花產業園區初具規模,開發金銀花茶、金銀花日化用品等4個衍生產品。全縣參與種植金銀花的農戶達到2.3萬戶10.3萬人,其中覆蓋貧困戶1.7萬戶7.8萬人,戶均種植3畝以上,種植戶年收益可達1.5萬元以上,創造出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精的發展奇跡,已成為甘肅省中醫藥產業向縱深發展的一個典范。
合作社帶動貧困戶
為了加快“三變”(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改革步伐,通渭縣大力推行“土地入股、租金保底、收益分紅”“資產入股、價值保底、集體分紅”“現金入股、本息保底、按股分紅”3種模式,先后引進金銀花龍頭企業1家,組建合作社8個,帶動貧困戶1.7萬戶,實現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園區、合作社帶動貧困戶“兩個全覆蓋”。
家住李店鄉祁咀村楊河社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楊景德是種植大戶,這些年在家中一直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不僅種植勞動強度大,收入還低,難以維持孩子上學的費用和家中的日常支出。
2018年,鄉里組織楊景德到清涼沅公司的金銀花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現場觀摩學習。了解情況后,楊景德堅定了種植金銀花的決心和信心,去年試種了4畝金銀花。經過規范管理,金銀花長勢良好,現已開始產花。楊景德和妻子從6月份采花到現在,已經采了200多斤,清涼沅公司以每斤11元的價格收購,預計今年收入將達1.2萬元以上。
“今年鄉里推廣種植金銀花,我又主動申請種了11畝,目前長勢喜人,估計明年每畝可產鮮花300斤到500斤,按最低300斤算,可收入3萬多元。以后進入盛花期,產量還會逐年增加。”算一算往后的經濟收入,楊景德滿懷信心。
推動產業全鏈發展
通渭縣委常委徐斌科告訴記者:“2018年,全縣采摘金銀花鮮花48萬公斤,產值達到480萬元。其中保底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農戶達到4925戶,5000元以上的達到300戶,突破1萬元的達到150戶,有560戶貧困戶依靠種植金銀花實現了穩定脫貧。”
目前,通渭縣已成為西北最大的金銀花標準化種植基地、“北花一號”金銀花種苗繁育基地,是重要的優質金銀花產品生產和銷售基地。金銀花成了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金鑰匙”和“黃金”產業,成為助推脫貧攻堅、壯大縣域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之一。
通渭縣委書記邵志剛說:“通過幾年的發展,全縣金銀花產業已初步形成上游由科研院校駐點研發培育種苗、合作社帶動農戶種植采摘、中游由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社烘干加工、下游由龍頭企業對接市場研發生產新產品的一體化發展鏈條,為實現產業發展‘彎道超車’和三產深度融合、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下了堅實基礎。”
邵志剛介紹,通渭縣將進一步完善規劃,加快金銀花標準化基地建設,在種苗繁育、病蟲害防治、風險防控、科技研發、精深加工、市場營銷等方面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努力推動金銀花產業全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