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農村要想富,關鍵看支部。山東省新泰市小協鎮郭家泉村共有1016戶、3006人,黨員135人,“兩委”干部6人。2017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420萬元。近年來,村黨委發揮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帶領黨員爭當先鋒、發展經濟、服務群眾,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先后榮獲泰安市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泰安市級文明村、泰安市“五星級”黨組織、新泰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黨員干部人人爭先。郭家泉村黨委充分發揮龍頭作用,發揮黨員模范先鋒作用,干群合力共創衛生城市,按照“雙諾雙評”要求,向小協鎮黨委和黨員群眾做出承諾,細化方案,定期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實行黨員責任區制度,確定18戶黨員中心戶,分別聯系6—8名黨員戶和10—20戶群眾,做到黨員群眾情況全掌握。增設“黨建顧問”,聘請2名老干部為“黨建顧問”,為重大村務出謀劃策,發揮老干部余熱,促進家鄉發展。
集體收入節節增高。發展園區經濟,借助土地優勢,引進洪強醫療器械、華興手套和祥瑞檢測線3家駐地企業,村集體增收140余萬元。同時,村建筑公司積極承擔園區內廠房、路面等設施建設,實現集體收入160多萬元。發展地緣經濟,發揮村莊臨近蒙館路、府前街及礦區的區位優勢,將商品房集中對外租賃,年增收80余萬元。發展物流產業,依托園區優勢,與四海同物流公司抱團發展,建設大型標準化物流園,年增收40萬元。
為民服務樣樣滿意。改善居住環境,加大民生投入,投資2000多萬元用于興建回遷居民樓、新安變壓器、硬化路面等民生工程,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創造了創城檢查評分滿分的記錄。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興建廣場2處,安裝高清電子屏,配齊健身設備,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滿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堅持發展成果共享,村集體每年出資為村內老年人發放生活補助金;改造殘疾人康復中心,建成全市殘疾人輔助設備和康復訓練基地,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