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公安局7月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一起特大盜捕太湖螺螄案,相關犯罪團伙以底拖網“絕戶”式盜捕太湖螺螄達360噸。
無錫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局長周國慶介紹,今年5月10日凌晨,水上分局獲得線索,在無錫市山水西路亮河灣碼頭,現場查獲9條非法捕撈漁船,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繳獲太湖螺螄17噸。沿著這一線索,歷經一個多月的調查,水上分局最終將一個集捕撈、收購、販賣于一體的“全鏈條”盜捕團伙搗毀,共抓獲涉案人員34名。
太湖位于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流域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但生態也較為脆弱,2007年因藍藻大爆發曾引發水危機。現今,每年2月1日至8月31日為太湖禁漁期。
周國慶介紹,經查,今年4月12日至5月10日期間,這一團伙在太湖禁漁期內利用禁捕工具底拖網非法捕撈太湖螺螄多達360噸,銷往江蘇高淳、寶應以及安徽當涂等地,涉案金額達70余萬元,是江蘇境內非法捕撈螺螄數量最多、涉案人數最多的破壞環境資源類案件。
“湖泊是一個完整有機生態系統,螺螄是太湖重要的湖底棲息生物,其食物包括水生高等植物、藻類、細菌等,對凈化水質、減少水體富營養化和藍藻以及維護湖泊水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中國水產科學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環境保護研究室主任陳家長說。
江蘇省太湖漁政監督支隊副支隊長朱宏敏說,禁漁期捕撈螺螄,不利于維護湖泊水生態平衡,使用禁用漁具——底拖網捕撈,對水生生物及其棲息環境破壞性更大。底拖網猶如水底“推土機”,大小通吃,對湖泊底棲生物殺傷力極大。
自2007年太湖藍藻污染事件以來,無錫累計投入數百億元鐵腕治污,已連續十一年安全度夏,未發生藍藻大規模爆發事件。嚴打非法捕撈是其治理舉措之一。據無錫市公安局提供的統計數據,2016年以來,無錫水上公安共破獲非法捕撈案件117起,包括這一團伙在內,共打掉4個重大犯罪團伙。
目前,這一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過程中,34名涉案人員中已有23人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