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標致癌物、微塑料…喝瓶礦泉水也有高風險?
現在喝瓶“天然水”或“礦泉水”也許是件要冒風險的事。日本無印良品公司日前宣布,因部分商品被驗出含超標致癌物質——溴酸鹽,將主動下架2018年7月4日起到2019年2月21日,在日本、臺灣、香港販賣的“天然水”“礦泉氣泡水”共約59萬瓶,并在全球范圍內開啟召回。 這次召回的“天然水”“礦泉氣泡水”在我國大陸沒有銷售,零廢棄聯盟政策顧問毛達博士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人們購買瓶裝水,無外乎是為了便捷和安全。但是已有研究者從瓶裝水中檢測出了塑料微粒,現在又出現超標致癌物,盡管不是所有的瓶裝水都會有無印良品這樣的問題,但至少消費者需要更新觀念,“瓶裝水就是安全的嗎?” 溴酸鹽含量規定一致 本次檢測出無印良品公司“天然水”中所含致癌物質是規定標準值的2-4倍,相當于每公升含0.02-0.04毫克致癌物質溴酸鹽。 溴酸鹽是指溴酸的鹽類,如溴酸納、溴酸鉀等。研究發現,試驗鼠在長期服用含有溴酸鹽的飲用水后,會大大增加它們得腎癌、甲狀腺和腹膜間皮瘤的發病率。因此,國際癌癥研究協會認為,溴酸鹽可能會增加人類患癌癥的幾率,將溴酸鹽歸為2B類潛在致癌物質。 2B類潛在致癌物質是指對人類致癌證據不足,但是對動物致癌證據充足。考慮到溴酸鹽對人體健康可能的危害,美國、歐盟、日本等關于飲用水中,溴酸鹽含量的標準都是每升0.01毫克。而我國2007年修訂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溴酸鹽限值為每升0.01毫克,該標準中生活飲用水是指自來水;我國從2009年10月1日起實施的《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以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都規定,每升飲用天然礦泉水、包裝飲用水中的溴酸鹽含量不得超過0.01毫克。 需改進消毒工藝 既然是“天然水”,為何會含有溴酸鹽?其實,溴酸鹽是臭氧消毒的副產物。我國《飲用天然礦泉水》等國標對糞鏈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產氣莢膜梭菌等致病菌要求含量為“0”,而且銷售的礦泉水、天然水需要存放較長時間,如果不進行殺菌處理,時間一長,水中可能會細菌數量暴增。 真正的天然水中幾乎是沒有溴酸鹽的,但是水中會有一些以其他狀態存在的溴元素。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張曉健表示,一些礦泉水中含有溴離子,當企業使用較高濃度的臭氧殺菌時,兩者發生反應生成了溴酸鹽。 研究表明,溴離子濃度在臭氧消毒過程中對溴酸鹽的生成起著控制性作用。溴離子存在一個臨界濃度,低于這個濃度時,即使采用增高臭氧投量,氧化后也不會有溴酸鹽生成。這個臨界濃度會隨水質和氧化條件的不同而變化。當溴離子濃度高于臨界濃度時,溴酸鹽會隨臭氧濃度的升高而持續升高。總而言之,溴酸鹽的含量跟與水中的溴離子含量以及加工過程中,臭氧處理流程和用量等有關。水中的溴酸鹽一旦產生,就很難去除掉。因此,要解決溴酸鹽超標問題,就必須對消毒工藝和設備進行改進。 張曉健說,“有些地區原水中溴離子含量并不高,如北京,我們曾對自來水做過實驗,只要水中溴離子低于每升0.1毫克,一般不會產生溴酸鹽超標問題。” 還有一個辦法是在消毒環節前,降低水中的溴離子含量。隨著膜過濾技術的成熟、膜產品的性能提升和價格的大幅下降,微濾、超濾、納濾、反透滲膜等已經廣泛應用在供水各環節中。 張曉健說,盡管純凈水也采用臭氧消毒方式,但它本身并不含溴離子,不會產生溴酸鹽;飲用礦物質水是在純凈水的基礎上再添加礦物質,并不包括溴離子,也不存在該問題。 多次檢出礦泉水溴酸鹽超標問題 除了無印良品公司外,我國也多次檢測出礦泉水溴酸鹽超標問題,其中不乏名牌產品。如2018年,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9-10月抽檢信息,共有12批次飲用水不合格,其中有4批次被檢出溴酸鹽超標;2017年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稱,在抽檢中發現不合格樣品4批次,其中樂百氏公司生產的樂百氏飲用天然泉水,溴酸鹽檢出值比標準規定高出40%等。 不過對此,消費者也無需過于恐慌。張曉健說,如果按照每升礦泉水中含有0.01毫克溴酸鹽來計算,每人每天喝2升礦泉水,喝70年,引起腫瘤的風險大約為每10萬人有3個。如果你已經喝了幾瓶超標的水,也沒有大關系,畢竟標準留了很大的安全余量,以保障在偶爾超標時,公眾健康不受傷害。 “喝不喝瓶裝水、礦泉水是個人的選擇,但是消費者需要對其安全性有更多的辨析和挑選。”毛達認為,從社會角度來看,瓶裝水如此大規模的生產和消費是難以持續的。“瓶裝水在生產過程中會大量損耗或浪費水,我國又是個缺水的國家,這個難以持續是從水資源角度說的;另一個維度是從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角度,大量塑料廢物會進入海洋等環境,成為微塑料污染的重要來源,進而影響生態環境和人們的健康。” 毛達說,人們對瓶裝水的依賴性如此之強,一方面是對自來水水質的顧慮,另一方面是隨時隨地就能獲得的便捷性。因此,需要不斷提高自來水的水質。“在減少對瓶裝水依賴方面已經有很多正面例子,如臺北、香港以及其他很多國家的城市推出了喝水APP或電子地圖,你能定位到你附近可以免費獲得安全飲水的地方,便利店、商場、車站等,只要你帶著杯子,就不愁喝水的問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