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建國 攝J001
北京市監獄作為全國監獄系統第一家引進“內視觀想”促進服刑人員悔過的改造場所,開展服刑人員內視觀想體驗已經整整5個年頭。50期內視觀想,數百名服刑人員重拾被遺忘的記憶,重建過往的人生,重新審視自我,學會了感恩,學會了理解。內視觀想究竟是什么?到底有何神奇之處,能讓浪子回頭?
內視觀想分享會請來家屬旁聽
國慶前夕,北京市監獄舉行5年來第50期內視觀想分享會。經過了一連7天的內視觀想,服刑人員們將自己的感悟與大家一起分享。不同以往的是,此次分享會,為了給體驗者更大的觸動,監獄特意請來了他們的家屬旁聽、會見。
本就不大的集體內視觀想室被屏風分割成兩個部分,屏風里,服刑人員圍坐一圈,逐一分享收獲。他們根本不知道,一紙屏風的外面,他們的家屬正在靜聽。
幾乎每個人都會感嘆,“通過內觀,我終于認清了自己,知道自己身上有那么多的問題。”
54歲的王某說:“因為恨我父親,聽到他去世的消息時我一滴眼淚都沒掉,而這幾天,我一想到父親就以淚洗面。”
“每到會見日,我母親凌晨3點起床,倒5趟車才能到監獄,就為了見我一面,可我一直都覺得那是應該的。通過內觀,我才發現,母親為我做了那么多,可我卻什么都沒有為她做過。”還不到30歲就已經“多進宮”的劉某說:“我以前跟父母保證的太多了,這次是真的要改了!”
被判無期徒刑的萬某分享感悟時聲淚俱下:“我犯事入獄的時候就是抱怨自己的命怎么這么苦,可現在我想的是,父母把我拉扯大,娶了媳婦,我還沒有孝順他們呢,岳母離婚變賣財產替我還錢就為救我一條命,我只希望他們健健康康,如果還有來世,我還做你們的兒子……”
一個個七尺男兒的哭訴讓人不禁落淚,屏風外的家屬們,也難得地走進了服刑親人的真實情感世界,聽到了兒子、丈夫從未訴說過的懺悔、愧疚和思念。家屬們以手掩面,極力克制著自己的情緒,默默擦拭著眼角簌簌而下的淚水。
分享結束,屏風打開,日思夜想的家人突然出現在面前,服刑人員們先是一愣,接著就撲了上去和親人緊緊相擁。萬某甚至直接跪在母親面前,砰砰磕了兩個響頭。欣喜、激動、愧疚、感恩……復雜的情感伴著苦澀的淚水奔涌而出,哭聲回蕩。
導引師陪伴 完成一場7天的記憶穿越
這些曾經不知感恩的浪子,怎么會在7天里就幡然悔悟?事實上,在社會上鮮有人了解的“內視觀想”并非玄乎其玄的神秘事物,它是一種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發展的心理療法,其本質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君子日三省吾身”相似。5年前,北京市監獄引入“內視觀想”,彌補傳統矯治方法的不足,這5年間已有381人次體驗過內視觀想。
記者看到,北京市監獄的內視觀想室是一間間四五平方米的小屋,草席鋪地,墻角豎立著一扇高大的木格屏風,圍起了一個一平方米的密閉空間。內視觀想者就在屏風里面,一連7天,與世隔絕。除了睡覺、用餐、如廁之外,每天的全部生活就是在內視觀想室里反思,一日三餐清淡飲食都是干警給送進去,端出來。
導引師都是接受過專業培訓的監獄民警,在7天之中,他要陪伴著服刑人員完成一場記憶的穿越。體驗者在導引師的指引下,按照成長年齡分段,靜心對自己的人際關系進行檢視。檢視先從父母親人開始,“他(她)為我做過什么”、“我為他(她)人做過什么”、“我給他(她)添了什么樣的麻煩”,這是內視觀想體驗中最核心的三個問題。
“人最容易記住的是自己對別人的付出和別人對自己的傷害,但是對自己給他人造成的傷害和麻煩以及別人對自己的好卻容易忽略。”為監獄內視觀想提供全程支持的華夏心理培訓學校理事長魏世偉說,很多人基于這種片面的記憶和認識,將責任都歸咎于他人。其實,每個人都得到過愛,但是自己不滿足,就產生了怨。內視觀想是讓他們意識到,他們真實的經歷和他們自己抱定的想法并不一樣,開始有了反思。
接著,體驗者還會進行24條自我審視,比如有沒有說過謊、偷竊、推卸責任、利用他人的善意等等。通常在這個環節,體驗者會對自己有了顛覆性的看法,沒想到自己身上竟有這么多毛病,重新認識自己身上的盲點,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樣的人。
經過幾天的內視觀想,每個親人都活靈活現浮現在腦海了,內視觀想者還要進行“瀕死體驗”,假設生命只剩20分鐘,還想要做點什么。
魏世偉說,7天的內視觀想將體驗者內心中的善惡、羞恥、恭敬、憐憫都調動出來,讓他知道是非,從總是歸咎于別人,轉而認識到自身的問題,為人處世就會有改變。
24條自我檢視后刺兒頭下跪認錯
服刑人員王景民(化名)用“神奇”來形容自己這7天的歷程。參加內視觀想之前,王景民是監區掛了號的“刺兒頭”。29歲的他2004年因搶劫入獄,已經在監獄里待了13個年頭。
初入內視觀想室,王景民覺得身上哪哪都不舒服,威脅導引師曹廣健說:“我要回去,你們這是洗腦呢!”曹廣健不急不慌地勸:“景民,你再堅持堅持,一定會有收獲的。”
很快,內視觀想神奇的一面顯現出來了。
一直以來,王景民對家人有著切齒的痛恨。每次父親大老遠來會見,他一邊罵罵咧咧,一邊摔電話。由于父母離異,母親在他7歲時就離開了他,王景民覺得母親在自己最需要母愛的時候拋棄了自己,不讓任何人提起她。
在“通過母親檢視自己”這個內視觀想環節,被他塵封多年的母親的畫面,開始慢慢清晰:母親做飯時叫他吃飯,他要母親背著回家,到家以后還要她幫自己洗手……這些畫面太清楚了。不自覺的,王景民的眼淚竟流了下來。
在24條自我檢視環節,一個個鮮活的畫面再現了他的人生,自以為是,以自己為中心……那一條條“罪狀”真實地存在于自己身上。王景民第一次有機會去審視真實的自己,他甚至覺得可怕。
最后,在分享會現場,王景民跪著撲到父親面前,哭喊著:“爸,我錯了……我對不起您!”
內視觀想矯治技術輻射全國監獄
北京市監獄對5年來體驗過內視觀想的數百名服刑人員進行了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參加過內視觀想的罪犯,內心壓力、敵對和防御數值下降了近15%,換位思考能力上升超過10%,對于自身不足的關注上升近14%。防御對抗、指責他人的心理指標顯著降低。
他們比以前更懂得感恩、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審視人生、更好地理解自己與周圍人的關系、與家人的關系更親密、自我約束力明顯提升。目前,“內視觀想”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矯治項目,在維護監獄安全穩定和提升服刑人員教育矯治效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完善,2015年,內視觀想項目已被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確立為“中國罪犯關鍵性矯治技術”,并被列為“十三五”重點課題。
今年2月,北京市監獄被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確定為全國“內視觀想”項目的“孵化器”,負責對廣東、江蘇、四川、河北的五個試點監獄進行項目孵化,對導引師進行系統培訓。
北京市監獄系統也積極推動“內視觀想”項目的推廣,今年把北京市良鄉監獄、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清河分局清園監獄確定為復制點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