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余名投資者上當受騙
2018年3月3日,重慶江津公安局白沙分局接到報案,市民田女士稱自己在某外匯投資平臺上被騙了102000元。因為涉案金額較大,接到報案后,江津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對該案進行偵查。
重慶市江津區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 鐘晟:通過對錢進行一個追蹤,發現最后錢是到了廣東東莞一個人的名下。
民警調查發現,收款人是廣東省東莞市順鑫達商貿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李某,這家公司也極有可能是打著投資外匯為幌子的詐騙團伙。
重慶市江津區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 鐘晟:對這個公司平時的對外聯系、資金往來進行了查詢,發現和這個公司聯系比較緊密的還有三個地方,對這三個地方一一進行人員摸底之后,對該公司的情況也進行了偵查,發現他們也是在為這個團伙的公司服務,只是分工不同。
通過線上線下偵查,專案組深挖出該詐騙團伙的上下游組織,查明了團伙的組織架構、團伙成員身份、窩點地址、資金往來、詐騙手法等詳細情況。4月20日,專案組對云南、深圳、東莞、杭州等地的7個窩點實施統一抓捕行動,成功搗毀7個網絡詐騙窩點,抓獲以李某為首的82名犯罪嫌疑人,扣押涉案電腦100多臺,查扣涉案車輛9臺。
詐騙團伙套路多
多重身份環環誘騙
短短半年時間,上萬人被騙,涉案金額超過一千萬元,詐騙團伙使用了什么樣的騙術,竟會屢屢得逞呢?
受害人田女士說,起初自己被拉入了一個名為“財富共享C21”的外匯投資群里,群主聲稱目前投資外匯最簡單、投資回報率高。在群主的鼓動下,群里有部分人開始注冊賬戶,跟著群主做單,并且把之后的盈利截圖發布在群里。
受害人 田女士:基本上每一單都會發布出來,觀察一下基本上像做十單,有七八單、八九單都是正確的,都是盈利的,所以慢慢就覺得可以嘗試一下。
在群主的指導下,田女士很快進入一個叫“摩根亞太中心”的投資平臺,注冊了賬號并買了100元的所謂“外匯”,結果一會兒工夫就賺了76元。隨后,群主又將田女士推薦進了一個有三四百人的大群,號稱有所謂的“專業老師”帶著投資,田女士信以為真,卻把賬戶里的幾百元錢都虧完了。
重慶市江津區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 鐘晟:這個微信也是一個嫌疑人,他扮演一個投資者,去安慰這個受害人,因為受害人在里面虧了錢,他去安慰她,就謊稱自己都輸了兩單五百元的,他說這話的目的就是讓受害人打消疑慮。
在群主和群內好友的共同“鼓勵”下,田女士又陸續充值兩萬元左右,但還是虧完了。此時,群主又把田女士推薦給了自己所謂的老師,讓老師來帶她撈回本。最終在老師的帶領下,田女士把從親朋好友處借來的總共102000元,全部虧在了里面。
警方:警惕“投資”騙局
隨著警方的審訊,這個詐騙團伙的成員原原本本將自己的作案手段交代了出來。
警方發現,這些案件逐漸呈現出專業化、年輕化、高學歷化的特點。
根據重慶江津警方的調查,詐騙團伙作案前,會先在網上購買一種稱為“資源號”的微信號。這些“資源號”通過電腦程序自動向其他微信用戶發送加好友的請求,利用一些用戶對好友請求審核不嚴的空子,成功加為好友。
之后,這些資源號隱藏在用戶的好友名單里,等待被出售,而這些用戶則成為了潛在的詐騙對象。
重慶市江津區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 鐘晟:這個微信號平時是沒有真實的人去使用,但是這個號會不停地去加好友,當好友加滿之后,這些號就準備出售,絕大部分就是賣給了這些從事電信詐騙的人 。
此外,這個詐騙團伙分工明確,有部分高學歷的人員,還有曾經從事過金融行業的專業人士,他們聯系軟件公司開發所謂能夠交易外匯期貨的應用程序,并可通過后臺實現充值、提現、以及顯示虛假的盈虧數據等。有人充當平臺客服,還有人負責尋找代理商,發展下線。短短數月時間,他們的下級代理商就達到20家。
重慶市江津區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 鐘晟:兩個詐騙嫌疑人就為一個隊,組隊實施詐騙,然后這個組隊的目的也是便于他們統計每個人騙了多少錢,計算你的業績,比如從今年的1月1日到被警方抓的時候,他這個獵人隊下面,他們就已經騙了157003元。
根據警方調查,從今年1月份開始,該平臺每個月交易流水有300萬到500萬左右。該團伙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讓整個平臺非法牟利1000多萬元。
目前,專案組正在對相關案件情況進一步查證,涉案具體金額和受害人等正在核實之中。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對于發布大量外匯、期貨、期權、股票微交易廣告的平臺,一定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