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敏,男,49歲,中共黨員,1987年10月入伍,2004年底轉業到淄博市公安局工作,2013年8月任淄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張店大隊九中隊中隊長。參加公安工作以來,他憑著對本職工作的滿腔熱情和高度責任感,忠實履行人民警察神圣誓言,腳踏實地,作風嚴謹,帶領中隊民警圓滿完成了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用激情、愛心、執著譜寫了一名基層交通管理工作者“心在路上,路在心上”的動人樂章,受到了上級領導和社會群眾的廣泛贊譽。王立敏本人先后被省公安廳記個人二等功一次,被市公安局記個人三等功一次,2016年榮獲“感動淄博十大年度人物”,先后被交警支隊評為 “十佳民警”、 “規范執法標兵”、“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民警”;其所在中隊被市公安局記集體三等功一次、被交警支隊授予“全市公安交警‘十佳’愛民基層單位”榮譽稱號。今年6月份,中共張店區委區政府發出關于開展向王立敏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
顛倒日夜的“交管衛士”
九中隊是張店交警一個比較特殊的夜查中隊,每晚華燈初上夜色闌珊,中隊長王立敏和隊員開始巡查于張店的街頭巷尾,管控趁著夜色成群結隊闖入城區瘋狂呼嘯的大貨車,查糾心存僥幸酒駕醉駕等重點交通違法。

白天,張店244平方公里、350公里道路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由12個中隊分片管轄;入夜,12個中隊的轄區全部交由九中隊。這個僅有9名民警、6名協警的中隊,工作量之繁重可見一斑。
工作繁重不是懈怠的理由,一組數字足可表明九中隊不菲的“戰績”。2013年8月至今1500多個夜晚,王立敏帶領隊員共查處各類交通違法127000余起,日均查處量達82起。其中,酒駕4214起、大貨車違法4.2萬余起。酒后駕駛重點違法查處量占到了整個張店交警查處量的50%以上,還曾創造了一晚查處18輛摩托飆車的紀錄。
嚴管就是厚愛。在王立敏看來,每一起看似偶然的交通事故背后,都存在著必然,而導致事故必然性的就是交通違法。以酒駕為例,如果不是交警查住了喝了酒的司機,那發生車毀人亡、傷人致死的悲劇將極有可能上演。三年多時間,查處4214起酒駕。這4214個司機該慶幸,某種意義上說,是交警把他們從死神手中搶了回來。
所以,當有的酒駕司機被查處時撒潑耍渾,指著鼻子罵王立敏,他很坦然:“寧聽罵聲,不聽哭聲,每查處一起酒駕,可能挽救一個甚至好幾個家庭。”
生態淄博的“馬路天使”
2016年,淄博打響生態淄博建設的“人民戰爭”。 市委、市政府以破釜沉舟和壯士斷腕的意志,以決戰決勝、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姿態,嚴管嚴控、鐵腕執法,全力推進生態淄博建設。
在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張店成立了由交警、環衛、住建、城管、交通等五部門為成員單位的渣土管理辦公室,負責全區15家渣土運輸企業、243輛渣土車的日常管理,辦公室設在張店交警大隊。面對這一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社會群眾廣泛關注、具體情況十分復雜的工作,張店交警大隊領導憑著對王立敏的高度信任,將此重任交到了他的手里。

王立敏與同事反復研究,在渣土工地源頭管理、渣土運輸企業監管、渣土車輛常態管理、渣土車路面管控等各個環節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王立敏牽頭建立完善車輛出場凈化達標制度,對渣土車全部改裝密閉;實行渣土車運輸企業月度例會制度,每月兩次召集15家渣土運輸企業通報問題,并通過停辦通行證業務、停工等措施限期整改;對全區渣土車統一了外觀標識;成立聯合執法隊,每晚持續開展渣土車夜查整治行動,對渣土車違反禁令標志、無雙證上路行駛、未按規定時間路線通行、無牌無證、假牌套牌、污損遮擋號牌、超速超載、拋灑滴漏等違法行為嚴管嚴控……
通過持續整治,張店城區渣土車運行規范、高效、有序,城區夜間道路交通環境逐步改善,群眾滿意率達96%以上。
兢兢業業的“拼命三郎”
在九中隊有句很流行的話:“隊員是鐵打的,隊長是鋼鑄的。”工作的點多、線長、面廣,加之警力不足,使這個中隊長期超負荷工作成為一種常態。上任中隊長以來,隊員正常休息,王立敏幾乎從未休息過。
休息日成工作日,節假日成加班日。隊員從最開始的煩他罵他恨他,到后來信服折服嘆服。王立敏告訴隊員,如果累了倦了煩了,隨時可申請調往別的中隊。三年多來,沒一個人舍得走。王立敏用他的敬業精神和人格魅力,把九中隊打造成張店交警的一面旗幟,成為一支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遇上硬仗“嗷嗷叫”的奇兵勁旅。
每晚至少四五個小時的路面執勤,王立敏的腿部逐漸出現不適,嚴重時疼痛地都走不了路。2015年1月29日夜,一次夜查酒駕行動中,一名酒駕司機下車后跌跌撞撞把王立敏撞倒扭傷,一個趔趄倒地后,王立敏左腿疼得再也爬不起來。
同事緊急把他送到醫院,拍了片子一檢查,醫生一看結果告訴他,不容商量必須馬上做手術,左膝蓋半月板撕裂粉碎性損傷!做了半月板切除手術,醫生忠告至少休養半年,但做完手術后兩個星期,王立敏就又上路了。同事問他:“你是不是瘋了?”他說:“夜里的大車多、車速快、太危險,我不放心。”從那次受傷之后,王立敏辦公室柜子里,就多了些治療跌打損傷的瓶瓶罐罐。

愧對家人的“一家之主”
晚上和隊員一起上路出警,后半夜才回家睡上一覺,白天又去中隊忙活夜查后的后續公務。老人頭疼腦熱他沒法陪在床前,孩子出游的心愿他答應了好幾次都忘在腦后。家變成了王立敏的“旅館”。
王立敏的妻子姚愛平是一名下崗工人,多年來獨自挑起照顧孩子和老人的重擔。拉扯兒子考上大學后,妻子一個人在家每晚為在路上夜查的王立敏亮起長明燈,揪著一份心,躺在客廳沙發上等著丈夫凌晨三四點回家。漫漫長夜,一個人安靜地害怕,妻子只得開著電視,枕頭下掖一把剪刀才能睡下。2016年父親節,張店交警大隊宣傳科采訪民警家屬,心疼王立敏每況愈下的身體,面對鏡頭妻子動情地潸然淚下……
王立敏說:“虧欠家人的太多太多,但既然從事了這個工作,只能舍小家顧大家,為了那聲‘平安’,我覺得值!”
對不起家人,卻對得起百姓。在日常夜巡中,王立敏經常遇到急需到醫院救治的重癥病人,喝多了睡在路邊的醉酒者,半夜三更的迷路者,車壞了無法拖移的司機,發生事故被困車內的傷員。每次發現險情,王立敏二話不說,用實際行動傳遞著社會的正能量。
近年來,王立敏共幫救群眾110余人次,其中警車護送重癥病人快速入院搶救37人次,交通事現場故搶救傷員16人次,送迷路者、醉酒者安全回家11人次,幫助故障司機推車、牽引車31人次,先后有22名市民專程送來錦旗、感謝信。王立敏還通過“大走訪”等活動,了解不少孤寡老人生活困難,號召全隊民警奉獻愛心,傳遞溫暖,年內為6名困難群眾捐款5000余元。
這是一名平凡的公安民警在平凡崗位上的真實寫照,王立敏憑著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滿腔熱情,對公安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忠實地履行著人民警察的錚錚誓言,在夜色中的紅綠燈下,書寫著一名交通警察的無限忠誠。